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按树原产干澳大剌亚,上世纪90年代,广西开始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按树原产干澳大剌亚,上世纪90年代,广西开始大规模种植楼树,最多时种植面积达200万公顷。近两年因“按树是地下抽水机、耗肥机、有毒……”等言论的影响,广西各地“清剿”按树,退林还田。但也有人认为,按树和森林一样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不应砍伐。

材料二 按树种植要求及生长特点

 

材料三 广西按树产业关系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广西持续种植桉树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经实地走访发现,广西桉树林下“寸草不生”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表示桉树无毒,也并非抽水机。结合材料,为洗清桉树“抽水机”“有毒”等罪状提供依据。

(3)请结合材料,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1)桉树生长初期耗水量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因缺水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导致肥力下降,甚至土地退化;林下植被因缺水缺肥而无法存活,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滑坡、洪涝等灾害增加,改变局地小地形;改变局部小气候,使该地区气候变得干旱 (2)广西桉树种植密度严重超标,才导致林地透光性差,林下植物无法正常生长;采育周期较短,砍伐时期正值桉树大量耗水阶段,桉树还未发挥蓄水与保持水土功能,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人工施用大量除草剂,才导致林下草类和灌木死亡 (3)控制植株密度;延长轮伐周期,减少水土流失;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等区域种植桉树;开展多种经营,注重饲养业等林下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平衡种植业、林业等各产业发展 【解析】(1)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桉树生长初期耗水量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桉树自射消耗肥力大,且土壤因缺水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导致肥力下降,甚至土地退化;林下植被因缺水缺肥而无法存活,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水土流失、滑坡、洪涝等灾害增加,改变局地小地形;地面状况的改变也影响了局部小气候,使该地区气候变得干旱。 (2) 广西开始大规模种植楼村,广西桉树种植密度严重超标,才导致林地透光性差,林下植物无法正常生长;6年生长期以上的桉树,耗水量小,广西桉树在生长到3-4年就开始大规模砍伐,采育周期较短,砍伐时期正值桉树大量耗水阶段,桉树还未发挥蓄水与保持水土功能,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人工施用大量除草剂,才导致林下草类和灌木死亡,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3) 广西发展以桉树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业的意义主要从经济效益、带动就业,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等方面描述;发展木材加工业可带动造纸、胶合板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取得经济效益;提供伐木、加工等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因加大产品的外运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4) 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要从种植密度、砍伐周期、多种经营、平衡生态的角度出发。桉树种植要控制植株密度,保证林下阳光充足,以利生物多样性发展;延长轮伐周期,减少水土流失;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等区域种植桉树;开展多种经营,注重饲养业等林下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平衡种植业、林业等各产业发展。 本题考查广西桉树种植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桉树生长初期耗水量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因缺水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导致肥力下降,甚至土地退化;林下植被因缺水缺肥而无法存活,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水土流失、滑坡、洪涝等灾害增加,改变局地小地形;地面状况的改变也影响了局部小气候。洗清桉树“抽水机”“有毒”等罪状的依据要结合桉树生长周期和特点分析,种植密度太大,林地透光性差,林下植物无法正常生长;采育周期较短,砍伐时期正值桉树大量耗水阶段,桉树还未发挥蓄水与保持水土功能,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人工施用大量除草剂,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广西发展以桉树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业的意义主要从经济效益、带动就业,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等方面描述。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要从种植密度、砍伐周期、多种经营、平衡生态的角度出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和不同功能用地间的相互转换。我国 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从 2003 年的 237 平方千米增加至2012 年的 330 平方千米。下图为 2003—2012 年该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的演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用地最可能是

A. 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B. 居住用地    C.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D. 工业用地

2.2003—2012 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 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    B. 城市地域结构变化不大

C. 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    D. 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

 

查看答案

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粤、豫、滇、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市依次是

A. 粤、豫、滇、京    B. 京、粤、豫、滇    C. 豫、京、滇、粤    D. 滇、豫、粤、京

2.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收入差异    B. 资源状况    C. 国家政策    D. 交通条件

3.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 环境污染严重

C.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 限制人口迁入

 

查看答案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桥上加盖廊屋的主要目的是

①使桥梁更加稳固  ②防木料变形腐烂  ③为行人遮阳挡雨  ④起美观装饰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与乙处相比甲处古廊桥易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是甲河段

A. 雨量大,汛期长    B. 易淤积河床高

C. 流速快,水位高    D. 易凌汛,流速慢

3.当地建造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的主要原因是

A. 森林资源丰富    B. 缺乏石质材料

C. 建造技术落后    D. 运输需求较少

 

查看答案

读俄罗斯和日本工业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概述俄罗斯和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中数字表示俄罗斯境内的主要河湖,可能形成凌汛现象的河流有           

试从人口、经济、资源分布的角度,分析俄罗斯在经济发展中积极东进,而我国却大力开发西部的异同点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图中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不成立的是(单选)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E.水资源污染严重

(2)       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       为主的景观特色。

(3)图中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那么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                                                                           

(4)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