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列关于“可吸入颗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吸入颗粒物并非坏事,对人体无害...

下列关于“可吸入颗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吸入颗粒物并非坏事,对人体无害,能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B. 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引发传染病

C. 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使人患“尘肺病”

D. 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

 

A 【解析】试题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能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故A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年8月22日,广东省环保厅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显示,上半年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全省酸雨频率上升1.2个百分点,5个江段水质以及珠江口近岸海域仍呈重度污染。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广东省部分地区上半年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得益于(  )

①产业升级 ②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③燃烧技术的提高 ④分散供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严重的主要污染物是(  )

A. SO2、NOx等气体    B. 石油烃废气

C. CO2    D. 一氧化碳和铅烟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经过近两周的磋商,联合国坎昆气候大会于2010年12月11日凌晨闭幕。会议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推动气候谈判进程继续向前,国际社会对此予以积极评价。

材料2: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这预示着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低碳”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也将是引领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重构的新风向标。

(1)据材料1可以看出,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各国共同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2,我国政府大力号召和致力于推动“低碳经济”,请简要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从个人角度谈谈如何为推动“低碳经济”作出贡献。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造成这种污染物成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

B. 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C. 发达国家把污染转嫁于发展中国家

D. 近年来工程建筑较多,工地扬起大量的扬尘

 

查看答案

【环境保护】

2000年以来,世界上输沙量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黄河潼关水文站实测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年均入黄泥沙量仅为2.64亿吨,较天然来沙均值15. 92亿吨减少83.6%。虽然同期黄河径流量较天然时期年均值减少46%,但黄河含沙量却也大幅下降71%,降至目前10.8公斤/立方米。历史记载可查的“黄河清”共有43次,最长的一次为1727年,黄河澄清2000余里,持续20多走。新世纪以来的“黄河清”,持续时间之长远超记载,史所罕见。

分析2000年以来黄河水变清的原因和对黄河下游河段河床的影响。

 

查看答案

【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安,古称长安,中国十大古都之首,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连接中西方的古老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历史文化的代表。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建都时间长达千年以上,其中,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秦、汉、隋、唐时代均以此为都城。

简述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的价值和对西安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