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3 年1月华北地区连续数天出现灰霾天气。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

2013 年1月华北地区连续数天出现灰霾天气。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据此回答 下面小题。

1.造成本次灰霾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强低压    D. 弱高压

2.造成我国灰霾天气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主要有①机动车辆的增多②高能耗工业比重大③冬季燃煤取暖④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B 2.B 【解析】试题分析: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环保网2011年5月6日报道  福建省今年第一季度23个城市中有18个出现酸雨,其中一个城市雨水的pH达到3.58。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酸雨的原因可能是(    )

A. 乱扔垃圾    B. 使用含磷洗衣粉

C.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 煤燃烧产生的气体

2.酸雨的危害在于(    )

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植物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④危害人体健康⑤使大气受到污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监测数据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时发布。完成题。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采取的积极措施有(   )

①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  ②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③加快汽车油品质量的转换升级    ④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全面替代矿石能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易于雾霾天气形成的自然因素是(   )

A. 雨雪天气    B. 尘埃颗粒多

C. 冷空气过境    D. 暖空气过境

 

查看答案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对人体后,大量PM2.5被吸入人体后直径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多种疾病。

回答:降低PM2.5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可吸入颗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吸入颗粒物并非坏事,对人体无害,能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B. 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引发传染病

C. 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使人患“尘肺病”

D. 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