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在山地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 A. 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 ...

在山地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

A. 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 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 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    D. 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A 【解析】试题分析: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为了降低线路坡度,A对。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不是主要原因,B错。与通过更多的山村、增加山区线路密度无关,C、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是(  )

A. 河流的上游地带,城市较密集

B. 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沿河呈块状分布

C. 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D. 江南水乡地区比华北平原地区的乡村规模大

 

查看答案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线、铁路线是穿越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  )

A. 客货运量小    B. 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

C. 水源充足    D. 地势低,热量条件好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B. 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C. 年降水量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D. 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

2.若图中有甲、乙、丙、丁四地,其对应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为(3℃,800mm)(15℃,900mm)(7℃,5mm)(23℃,2 900mm),则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的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甲和丁    D. 丙和丁

 

查看答案

一般来说,布局城市的理想环境是(  )

A. 山区河谷地带    B. 平原地形    C. 高原地形    D. 丘陵地形

 

查看答案

河流在弯曲处的流水作用是

A. 凹岸、凸岸均为侵蚀    B. 凸岸侵蚀  、凹岸堆积

C.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D. 凹岸、凸岸均为堆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