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红豆杉喜荫蔽潮湿处,适宜生长温度20~30 ℃,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红豆杉喜荫蔽潮湿处,适宜生长温度20~30 ℃,耐干旱瘠薄,不耐低洼积水,红豆杉能吸纳空气中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贵州红豆杉种植历史悠久,有全球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开发基地,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抗癌原料紫杉醇提炼、盆栽及苗木、观光康复庞大生态健康产业链。下图为贵州省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贵州省红豆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指出贵州省发展红豆杉产业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

(3)说明贵州省红豆杉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1)贵州省地形破碎,地势崎岖,多排水良好的山坡和荫蔽潮湿的山谷;流水溶蚀作用普遍强烈,土层浅薄,土壤比较贫瘠,适宜红豆杉的生长;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大规模的红豆杉林可大量吸收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旱涝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 (3)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解析】试题分析: (1)考查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材料中,红豆杉的习性“红豆杉喜荫蔽潮湿处”, 地形破碎,地势崎岖,多荫蔽潮湿的山谷;“适宜生长温度20~30℃”,纬度低,海拔高,冷空气很难到达,气温适宜;“耐干旱瘠薄”,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层薄,肥力低; “不耐低洼积水”地势起伏大,不易积水。 (2)考查植被的环境效益,山区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材料中给出它的作用净化空气,减少洪涝,增加生物多样性等。 (3)考查该地的有效措施。结合材料,“有全球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开发基地,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抗癌原料紫杉醇提炼、盆栽及苗木、观光康复庞大生态健康产业链”,可得到答案。 自然因素       影响内容   举例   发展变化   气候   热量   农作物种类、分 布、复种制度   不同热量带有不同水果和农作物   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可通过农业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范围,改造不利的自然因素,使之有利于农业生产,但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   光照   品种、产量   ①植物90—95%的干物质来自光合作用; ②有的作物喜光,如玉米;有的耐阴,如大豆。   降水   分布地区   小于250㎜地区,又无灌溉水源,就没有种植业。   地形(类型、海拔、坡向)   直接影响:规模、 水利化、机械化   平原农场规模大,易水利化,山区则相反;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间接影响:种类、分布   山地形成垂直气候,发展垂直农业。   土壤(肥力、盐碱性、土壤层的厚度)   种类   影响作物的宜种作物(酸性红土宜种茶树、柑橘;碱性土适宜种沙棘、枸杞。)   产量   影响作物的产量(肥沃的冲积平原,多为农业高产区。)   水源 (灌溉条件)   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如西北地区耕作制度只能一年一熟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类型和规模   需求是增加或减少;影响面积扩大或缩小。需求品种变化影响类型和规模   市场条件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型农业   政策   推广技术,增减面积,调整布局和结构   提价或压价,使面积扩大或缩小     交通运输   质量和效益   交通便利,鲜活农产品不易变质,效益好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劳 动 力   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   云南昆明附近发展“彩色农业”(花卉业)具有地价低、劳动力廉价而丰富的优势     科 技   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如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化   ①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如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高度;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 ②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如北美单产高,非洲单产低 ③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如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无土栽培和植物工厂可使农作物全年播种、全年收获;智能机器人从事农业生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油橄榄主要种植在地中海沿岸地区,以“高产、优质、高效益”闻名,所产橄榄油是世界优质食用油的代表,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国自20世纪中叶开始引入,目前南方有多个省区种植,其中地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陇南山区为主要的油橄榄生产基地。专家建议中西部山区大力推广油橄榄种植。下图示意我国油橄榄适种区域。

(1)结合原产地的气候特点,推测油橄榄的生长习性。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与南京附近适种区相比,陇南山区种植油橄榄的主要优势条件。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试为陇南山区油橄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问题②:试说明中西部山区大力推广种植油橄榄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天然彩棉具有耐旱、耐瘠、抗病虫害的特点,但其种植过程需要严格的防杂保纯措施。美国的彩棉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的M河谷。横贯美国南部的“棉花带”北界与37°N线基本相符,但M河谷的棉区向北越过此界,到达38.2°N。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M河谷能够满足种植彩棉所需的特殊条件是因为(  )

A. 地形封闭    B. 光照充足

C. 地形平坦    D. 水源充足

2.M河谷棉区北界比美国南部“棉花带”北界位置偏北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②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③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气温较高 ④山地阻挡了寒冷气流,冬半年气温较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宁夏银川二模)下图为山地城镇农业产业垂直布局特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山地城镇农业产业垂直布局特征示意图

1.图示低海拔地区发展精细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

A. 土地面积广大    B. 土壤肥沃,单产高

C. 人多地少,土地价值高    D. 气候适宜,水热组合好

2.图示表明,山地城镇农业不同海拔上布局何种类型农业区取决于(  )

农民意愿 市场需求 土地租金 生态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查看答案

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吠亩法有利于(  )

A. 抗风透光    B. 保温通风    C. 抗旱保墒    D. 排水防涝

2.与图甲相比,图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

A. 土壤水分充足    B. 昼夜温差减小    C. 风力侵蚀降低    D. 通风透光性好

3.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土壤    D. 水分

 

查看答案

蓝莓野生于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果实为浆果,鲜果采收成本高。由于小浆果独特的风味及营养保健价值,其果实及其加工产品供不应求。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广泛种植。我国现广泛栽培于东北、华东、西南等区域,产品大多出口。阿根廷主要栽培喜湿润、温暖的南高丛蓝莓,为蓝莓主要出口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蓝莓成为美国主栽果树树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科技先进    B. 市场广阔

C. 气候多样    D. 种群优势

2.我国蓝莓产品出口到世界市场的优势是(  )

A. 土地辽阔    B. 产量巨大

C. 政策支持    D. 劳动力廉价

3.阿根廷蓝莓产业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优势产品是(  )

A. 鲜果    B. 冷冻果

C. 蓝莓色素    D. 加工果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