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缺林!缺水!缺土!缺粮!缺钱!1 000多万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缺林!缺水!缺土!缺粮!缺钱!1 000多万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共同的生存挑战。据最新监测结果,广西有石山面积8.33万平方千米,占该区国土面积的35.3%,比台湾和海南两省国土面积总和还多。其中,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达233万多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180多万公顷。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逾越的鸿沟。

材料二 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石漠化整体扩展趋势得到遏制。

(1)广西是我国石漠化问题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分析该地产生石漠化的原因。

(2)石漠化对地区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危害?

 

(1)自然原因:该地岩溶地貌发育,石山面积广大,成土速度缓慢,植被覆盖率低;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人为原因:石山区人口不断增多,毁林开垦、过度樵采、烧山、放牧、乱采石矿等人为破坏严重,致使石山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严重的石质荒漠化 (2)①石漠化导致生态恶化,生存条件逐渐丧失,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石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③石漠化引起的生态恶化加剧了贫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④石漠化带来的泥沙淤积,成为红水河梯级电站的重大忧患 【解析】本题以荒漠化现象为背景,考查荒漠化问题产生的原因,考查荒漠化问题对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石漠化产生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包括:该地岩溶地貌发育,石山面积广大,成土速度缓慢,植被覆盖率低;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人为原因包括石山区人口不断增多,毁林开垦、过度樵采、烧山、放牧、乱采石矿等人为破坏严重,致使石山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严重的石质荒漠化。 (2)石漠化是土地的一种退化现象,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包括:石漠化导致生态恶化,生存条件逐渐丧失,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石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包括:石漠化引起的生态恶化加剧了贫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石漠化带来的泥沙淤积,成为红水河梯级电站的重大忧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楼兰古城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说明了(  )

A. 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 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 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 荒漠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查看答案

下表是我国20世纪下半叶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资料,根据表中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 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C. 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 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 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 在干旱地区减少草地,扩大耕地,发展种植业

C. 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D. 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查看答案

2001年3月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

A. 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 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 人为破坏植被、导致的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因素

D. 荒漠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2010年6月18日报道,6月17日,是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我国“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宣传主题是“防沙治沙惠及民生”。联合国第十七届可持续发展大会指出,中国防治荒漠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防治荒漠化看中国。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  )

A. 全球变暖    B. 臭氧空洞

C. 土地生产力丧失    D. 砍伐树木

 

查看答案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 滥伐森林    B. 水源污染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2.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

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 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 彻底退耕还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