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如下左图所示)是树木在生长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如下左图所示)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春夏季节,树木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秋冬季节,树木材质紧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材。同一年的早材和晚材合称为一个年轮。

我国学者利用采自黄河源区冰川雪线高度以下的祁连圆柏树轮资料,重建了该地区河流过去近400年的径流变化。祁连圆柏在0℃以下生长缓慢,该地区气候资料如右下图所示。研究表明,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

(1)在分析祁连圆柏树轮时,以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作为一个研究的时间段,而不是从1月到12月,试指出其原因。

(2)分析夏季降水减少时,祁连圆柏树轮变窄甚至缺失的原因。

(3)研究发现1657~1695年,祁连圆柏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请推测该时段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1)该区域10月下旬温度降到0℃以下;树木生长缓慢,从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正好增加了一个年轮。 (2)该地位于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不足,夏季降水减少,树木缺少水分;气温较高,导致树木的蒸腾和土壤的蒸发强,树木生长受限,导致树轮变窄甚至缺失。 (3)径流量变化趋势:增大。理由:该区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树轮向距持续增大说明降水增多,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增大。 【解析】(1)祁连山位于西北地区,该区域10月下旬温度降到0℃以下,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材质紧密,容易分辨年轮。从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正好增加了一个年轮,以材质紧密部分为界,清楚易见。 (2)该地位于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不足,夏季降水减少,树木缺少水分,生长慢。夏季气温较高,树木的蒸腾和土壤的蒸发强,植物体中水分蒸腾出,植物体中水分少,影响树木生长,导致树轮变窄甚至缺失。 (3)该区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水量大,夏季树木生长快,年轮间距宽。年轮间距增大说明该时段降水增多,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增大。1657~1695年,祁连圆柏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说明河流径流量增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

A. 沙漠广布    B. 森林覆盖率低

C. 全年气候干旱    D. 河湖众多

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

A. 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 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 抵御夏季的雨水    D. 防御冬季的风沙

3.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   )

A. 11-12    B. 7-8    C. 4-5    D. 1-2

 

查看答案

云南在探索“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特色城镇化路子时,提出要打造“城在山中、房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独特城镇风貌,这是对传统城镇形象的一次重要和再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提出“城镇上山”的特色城镇化模式,其主要                         (   )

A. 发展山地旅游业    B. 保护优质的耕地资源

C.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D. 实现逆城市化

2.云南“城镇上山”的特色城镇化模式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云南               (   )

①高原上多低缓丘陵 ②山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③良好的生态环境  ④特色的山地农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物种丰富及其分布格局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高黎贡山位于中缅交界地带,地处横断山区南段,这里山河相间,山高谷深,纵列分布,物种丰富度高。下图为高黎贡山植物种群丰富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植物科、属、种数量最丰富处的环境条件可能是

A. 降水量最大    B. 气温最适宜    C. 土壤肥力高    D. 水热组合好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植物物种丰富度其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500-2000米之间

B. 物种丰富度与不同海拔所反映的水、热状况有关

C. 在低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三个分类群的丰富度都是先迅速增大,后缓慢下降

D. 出现最大值的海拔段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查看答案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

A. 同一植被覆盖度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 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C. 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 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2.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 合理利用水资源    B. 设置沙障固沙    C. 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D. 小流域综合治理

 

查看答案

2017年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南宁市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以前那考河河道沿岸有40个污水直排口,水质多为劣五类,行洪不畅,经常造成上游内涝。在投入11.9亿元、历时近两年时间建设后,原本泛着黑水的小河沟如今华而变身,2017年3月正式运营的那考河湿地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更是南宁市的一张生态名片。读那考河整治前后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1.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后最主要的作用体现在

A. 净化水质,提高饮用水质量    B. 调节南宁市的局部小气候

C. 增加居民休憩的景点    D. 减轻雨水带来的城市内涝

2.图中河流汛期与其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 1~3月一台风降水    B. 4~5月一东北季风    C. 6~8月一西南季风    D. 9~12月一西北季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