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省、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5个省的30个市,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

材料二:图甲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三:国民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会有相互影响,即波及效应。图乙为“钢铁产业对其他部位的波及效应示意图”(由圆心向外波及效应渐强)。

(1)图甲中原经济区中河北邯郸等市钢铁工业发达,当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2)图乙显示受钢铁工业波及效应最显著的产业。

(3)钢铁工业和其波及效应显著的工业往往在空间上集聚,这种现象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4)目前我国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日渐衰落,为了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可行性措施有                   

 

(1)铁矿、煤炭资源丰富 铁路等交通发达 市场广阔(任答两点) (2)金属冶金工业 (3)减少能耗和运费,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 (4)加大技术投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大力拓展市场;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清洁生产(任答三点) 【解析】(1)工业的区位条件对自然条件要求较少,更多的是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原料地、燃料地、劳动力、政策等。从图中可以看出,邯郸等市有钢铁生产所需的原料铁矿石和燃料煤炭资源,同时该地交通线路众多,交通发达,便于原料的运入和工业产品的运出,同时该地工业发达,也是钢铁的消费地,市场广阔。 (2)据题干叙述,由圆心向外波及效应渐强可以看出金属冶金工业据原点距离最远,说明波及效应最强。 (3)相关产业集聚,节约成本,降低能量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4)影响类问题注意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中原经济区为移入区,有利影响表现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大量产业移入,就业机会增加,缓解就业压力,同时接受污染产业,环境污染加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三峡某小流域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流域内2001年农业收入构成(表3)。

材料二:流域地形图(下图)。

(1)结合该流域特点,A河段主要的利用方式有           

(2)根据流域自然特征,当地农业生产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这样的农业结构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3)为实现该流域可持续发展,当地规划将该流域划分为林草区、果林区、种植业区三类农业区。请将区划类型填入表4。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发育了冲积扇的是    ,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2)图中河流属于水循环的      环节。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该河流主要参与了   __   循环。

(3)图中洋流向      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4)该地沿海平原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查看答案

为降低运输成本,山区应优先发展运输量大的铁路运输。

 

查看答案

长江进入汛期时,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查看答案

热带雨林生态的脆弱性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