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提出,...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提出,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材料二:“一带一路”示意图(下图)。

   

(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马六甲海峡附近常年受_      带控制,风浪较小;夏季科伦坡附近向      

     (东/西)航行的船舶能顺风顺水。

(2)“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A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一路一带”的西端B地区乳畜业发达,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      _。

(3)“丝绸之路经济带”,联系了我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西方传统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对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有           

 

(1)从沿海向内陆 赤道低气压带 东 (2)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城市水平高,传统饮食习惯,市场需求量大 (3)优化产业结构 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解析】试题分析: (1)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有四类: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从图中看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欧大陆东西两岸,沿途出现的自然景观的差异为距海远近而导致的水分差异产生的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又叫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上升气流,为无风带。科伦坡为南亚一城市,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该区域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自西向东流,故向东航行的船舶能顺风顺水。 (2)从图中可以看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A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所以为水稻种植业,“一路一带”的西端B地区位于西欧,经济发达,人口、城市众多,所以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3)资源型城市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生产设备老化等。所以借鉴西方传统工业区的成功转型方面有调整产业结构,使其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治理污染、美化环境,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省、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5个省的30个市,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

材料二:图甲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三:国民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会有相互影响,即波及效应。图乙为“钢铁产业对其他部位的波及效应示意图”(由圆心向外波及效应渐强)。

(1)图甲中原经济区中河北邯郸等市钢铁工业发达,当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2)图乙显示受钢铁工业波及效应最显著的产业。

(3)钢铁工业和其波及效应显著的工业往往在空间上集聚,这种现象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4)目前我国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日渐衰落,为了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可行性措施有                   

 

查看答案

读三峡某小流域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流域内2001年农业收入构成(表3)。

材料二:流域地形图(下图)。

(1)结合该流域特点,A河段主要的利用方式有           

(2)根据流域自然特征,当地农业生产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这样的农业结构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3)为实现该流域可持续发展,当地规划将该流域划分为林草区、果林区、种植业区三类农业区。请将区划类型填入表4。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发育了冲积扇的是    ,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2)图中河流属于水循环的      环节。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该河流主要参与了   __   循环。

(3)图中洋流向      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4)该地沿海平原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查看答案

为降低运输成本,山区应优先发展运输量大的铁路运输。

 

查看答案

长江进入汛期时,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