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干热岩是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普遍埋藏于地下3到10千米,温度在150aC以上。...

干热岩是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普遍埋藏于地下3到10千米,温度在150aC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的方式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目前有开发价值的干热岩地区主要为有火山活动或地壳较薄的地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最可能为干热岩资源富集区的是

A. 北美洲东部    B. 西伯利亚地区    C. 非洲西部    D. 欧洲南部

2.干热岩最可能是

沉积岩    ②变质岩    ③喷出型岩浆岩    ④侵人型岩浆岩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干热岩发电

A. 技术水平要求高、利于大规模开发    B. 资源分布地域性强、利于推广

C. 受季节、气候制约,发电不稳定    D. 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

 

1.D 2.C 3.D 【解析】 1.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组成地表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地震。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据选项可知,欧洲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因此多火山活动,所以最可能为干热岩资源富集区,故本题选D。 2.热岩是一种没有水或蒸汽的热岩体,较常见的岩石有黑云母片麻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以及花岗岩等,主要是各种变质岩或结晶岩类岩体,一般干热岩上覆盖有沉积岩或土等隔热层,所以干热岩最可能是变质岩和侵人型岩浆岩,故本题选C。 3.干热岩的热能是通过人工注水的方式加以利用,而且在利用的整个过程中处于封闭循环系统,是一种清洁能源资源,具有资源量大、零污染排放、安全性好、热能连续性不受季节制约、利用率高、成本低等特点,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传染病。图中,右为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地图(图中颜色较深部分),左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月均温和月均降水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     B.     C.     D.

2.若埃博拉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则对于甲地区来说,病毒向内陆地区传播风险最大的月份是

A. 1    B. 3    C. 7    D. 11

 

查看答案

2017年1月12日,印度尼西亚宣布了部分取消铝土矿的出口禁令,允许在国内建设冶炼厂的公司在获得特别许可后出口原矿。2014年1月实施矿石出口禁令前,印尼是为中国提供铝土矿石的主要国家,禁令实施后,中国从澳大利亚大量进口铝土矿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印尼铝土开采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原料与市场    B. 市场与交通

C. 政策与原料    D. 资金与劳动力

2.2014年初印尼实施铝土矿出口禁令,其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生态环境    B. 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C. 避免资源枯竭    D. 稳定矿产市场价格

3.与澳大利亚相比,中国从印尼大量进口铝土矿石的原因在于(  )

A. 运输费用低    B. 矿产品位高

C. 开采条件好    D. 市场价格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金周”期间,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平地起新楼,客栈、宾馆林立,城市化的设施遍布九寨沟;旅游业的兴旺使大量的饭店、商场、宾馆、旅行社等涌进沟内,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

材料二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垸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  到经济收益”。

(1)九寨沟地处________气候区,其发展旅游的条件是具有丰富的________景观和独特的________风情及传统文化。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方面分析,九寨沟应怎样开展生态旅游?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西走廊有“风电走廊”之称,2008年8月,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但由于现有电网输配能力不足等原因,部分风电场的风机无奈暂停,“弃风”现象严重。目前,河西走廊的风电发展还存在大量中小风电企业盲目开发,电力质量难达标准,市场距离远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地区风电产业的发展。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下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河西走廊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河西走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针对“风电走廊”的发展现状提出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长期以来,B地区林木超采现象十分严重,采育脱节,加上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多种冲击,使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围绕森林的可持续发展,B地区采取多种措施,从实施生态教育、资源管理、防火安全等生态战略上入手,全力保护森林资源。

(1)我国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地区。

(2)A地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会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3)B地区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