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线路图

材料三: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1)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修建铁路时主要会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2)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简述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3)新疆欲将乌鲁木齐打造成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的核心城市。分析乌鲁木齐成为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核心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

 

(1)沙漠广布, 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该地多高原山地,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经过多个经济带,多种文化共存,协调较困难。 (2)新疆是重要的棉花产区,原料成本低;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成本低;接近中亚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 (3)乌鲁木齐邻近中亚,地理位置优越;乌鲁木齐是省会中心,商贸基础设施完善;乌鲁木齐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有“亚欧第二大陆桥”之称的铁路经过,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便利;有国家西部开发政策支持;陆上邻国多,利于我国与邻国的商贸往来。 【解析】(1)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修建铁路时,沿线经过地区沙漠广布,气候恶劣,施工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易造成生态破坏。经过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经过多个经济带,多种文化共存,交流不便,协调较困难。 (2)新疆是重要的棉花产区,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靠近原料产地,原料成本低。新疆经济落后,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成本低。接近中亚消费市场,产品运输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 (3)乌鲁木齐邻近中亚,与中亚居民习俗比较接近,便于与中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地理位置优越。乌鲁木齐是省会中心,商贸基础设施完善。乌鲁木齐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有“亚欧第二大陆桥”之称的铁路经过,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便利。陆上邻国多,利于我国与邻国的商贸往来。有国家西部开发政策支持,便于发展国际贸易,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核心城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成阳一潼关河段河床的纵坡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平原地区沉积形成“地上河”,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请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我国东部某城市(40°N)的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寒假到市郊蔬菜生产基地考察。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地农户反映,近年来反季节蔬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蔬菜季节差价不断缩小,价位不断降低,而产量增幅减缓。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连年下降。

材料二 玻璃温室示意图

(1)建玻璃温室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___条件,为此冬季温室顶部坡面应朝_______(方向)。 

(2)据顾客反映:冬季温室生产的西红柿品质明显不如夏季,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该学习小组成员,试针对材料一所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着纬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陆地的是_________,表示海洋的是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异同点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 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 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 内蒙古大草原

2.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是(    )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A. 植被条件变差    B. 地表起伏增大    C. 河道泥沙淤塞    D. 土壤质地变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