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下图为我国某地常年...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下图为我国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观测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最需要推广该物理覆盖技术的地区是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

2.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

A. 水面结冰    B. 风速增大    C. 水质变差    D. 水库干涸

3.采用物理覆盖技术后,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 降低库区大气湿度    B. 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

C. 库区云雾天气减少    D. 库区气温日较差增大

 

1.B 2.A 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蒸发和降水的因素,水汽量与天气和气温变化有关。 1.缺水严重的地区最需要推广该物理覆盖技术,结合四个选项,华北最缺水,选B。 2.根据曲线图春季蒸发量比秋季蒸发量大,可以判定该地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冬季结冰,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水面结冰。 3.采用物理覆盖技术后,水库蒸发量减少,降低库区大气湿度,A错;水库蒸发量减少,水域扩大,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B对;库区蒸发量减少,水汽少,云雾天气减少,C错;水汽少,库区气温日较差增大,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①、②分别表示在该海域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

B. 洋流①③的性质都是寒流

C. 洋流③向南转向后,促使沿岸局部地区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D. 洋流④因是上升流,促使该海域成为著名的秘鲁渔场

2.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B.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C. 华北平原的小麦正是收割的时候

D.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查看答案

南非位于非洲最南端,有“彩虹之国”之美誉,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国大陆东岸与西岸相比年降水多少及原因

A. 多,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增湿

B. 多,地处东北信风迎风坡,暖流增湿

C. 少,受副热带商气压影响,寒流减湿

D. 少,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寒流减湿

2.南非南部沿海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河流径流汇入    B. 上升补偿流

C. 大陆架广阔    D. 寒暖流交汇

3.该国南部的好望角因风浪较大,被称作“好望不好过”,其风浪最大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1月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A. 冬季无结冰现象    B. 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 水位季节变化小    D. 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与 1985 年~2000 年对比,导致该流域 2000~2010 年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A. 耕地面积扩大,用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加大,河水下渗严重

C. 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加    D. 林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查看答案

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其北部有古老的灌溉工程——西池和东池。它们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出地面的水库。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断湄公河到洞里萨湖的最佳通航时间段是(  )

A. 1~6月    B. 5~10月    C. 1月~次年4月    D. 全年

2.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和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分别是(  )

A. 雨水 5~9月    B. 湖泊水 11月~次年4月

C. 地下水 1~6月    D. 人工提水 8~12月

 

查看答案

水色指的是海水的颜色,色级标准是蓝色、黄色、褐色三种溶液按一定比例配制21种颜色,数值越小,水色越高,海水越清澈。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中影响等水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季风    B. 降水    C. 洋流    D. 径流

2.等水色线在年内会发生变动,P点(4号等水色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 2月    B. 6月    C. 8月    D. 10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