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某日太原(38°N,113°E)的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7:20,晨昏线与纬线的切...

某日太原(38°N,113°E)的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7:20,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纬度值为68°。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几日后,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将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则在这期间(  )

A.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 太原日落时刻提前,昼渐短

D. 太原日出时刻提前,昼渐长

2.若此日P地昼长比太原略长,且P地与太原同时迎来日落,则P地位于太原的(  )

A. 西南方    B. 西北方

C. 东北方    D. 东南方

 

1.C 2.D 【解析】 1.结合地方时计算方法知,太原该日的日落时间为地方时16时52分,说明该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知直射点纬度为22°S。当几日后,晨昏线与经线夹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期间,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南移动,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太原日落时间提前。 2.结合上题结论可知,该日在冬至日之前,此日P地昼长比太原略长,说明P地纬度低于太原,P地与太原同时迎来日落,说明P地日出早于太原,位于太原的东部,所以P点位于太原的东南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L1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00千米/时,纬线L2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20千米/时。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如左图),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但其西部边缘的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海雾,却无法形成降水。有人提出用大型网状捕雾器(材质一般为铝或铝合金,如右图所示)“捕雾”来解决当地缺水问题,其原理是雾可以吸附在网的表面,遇冷就会结成大的水珠,然后凝聚成水。

(1)分析纳米布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之一的主要原因。

(2)分析纳米布沙漠海岸地区多浓雾及难以形成降水的原因。

(3)推测当地利用大型网状捕雾器“捕雾”后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乍得湖是中非最大的内流淡水湖,面积季节变化较大,汛期与枯水期面积相差一倍。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湖泊平均面积在几十年中减少了90%以上。图1为中非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R市的气候资料,右图为甲、乙两地剖面示意图。

(1)判断乍得湖面积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运用水循环原理简析乍得湖为淡水湖的成因。

(3)简述近几十年乍得湖面积迅速减少的原因。

(4)从左图可以看出,R市位于北半球,但6-9月气温较低,请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橘子洲为湘江中游的沉积沙洲,在其洲头矗立着青年毛泽东的雕像(下图左),该雕像全部由花岗岩组成。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冷却凝固作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 变质作用

2.按岩石成因分类,花岗岩属于右图中的(    )

A.     B.     C.     D.

 

查看答案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下图为我国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观测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最需要推广该物理覆盖技术的地区是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

2.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

A. 水面结冰    B. 风速增大    C. 水质变差    D. 水库干涸

3.采用物理覆盖技术后,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 降低库区大气湿度    B. 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

C. 库区云雾天气减少    D. 库区气温日较差增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