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江苏省城市化建设的思路是重点培育( ) A. 大城市 B. 乡镇 C. 特大城市...

江苏省城市化建设的思路是重点培育(  )

A. 大城市    B. 乡镇

C. 特大城市    D. 中心城镇

 

D 【解析】江苏省城市化建设的思路是重点培育中心城镇,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浙江温州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私营企业大发展。“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和“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是对温州30 多年城市化的写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温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 单个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B. 郊区城市化

C. 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D. 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2.温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  )

A.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B. 城市化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

C. 城市化推动工业化

D. 城市化超前了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下列各题。

1.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 劳动力需求量大    B. 生产规模小    C. 技术含量高    D. 环境污染较轻

2.江苏省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其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长江三角洲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材料二 长三角扼守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08年的财政收入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材料中提到广东“优势弱化”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什么?

(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3)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中呈现了自己的特点,同时也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苏南乡村城市化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城市的人口和工业大量迁移到苏南地区

B. 苏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人口数量大

C. 京杭运河在苏南地区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D. 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2.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  )

①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②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突出 ③乡镇工业发展分散产生服务设施效益差,基础设施成本高 ④城市规模相对缩小 ⑤城市优势显著,城乡差别扩大 ⑥特大城市增多,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A. ①②⑤⑥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

据《南方都市报》2008年9月16日报道:“广东省发改委透露,国家发改委牵头,各部委专家学者200多人不日即将到达广东,展开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史无前例的高规格调研。珠三角规划即将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政策是促进广东省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②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居于我国前列 ③广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工业的主力军 ④目前通过不断提高住房、教育、医疗以及生活消费品的价格,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据你所了解的情况,目前珠三角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①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②民工大量返乡,劳动力严重不足 ③环境污染严重,耕地资源日益减少 ④交通不便,是经济发展的瓶颈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