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和不同功能用地间的相互转换。我国 北方某综合性...

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和不同功能用地间的相互转换。我国 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从 2003 年的 237 平方千米增加至2012 年的 330 平方千米。下图为 2003—2012 年该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的演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用地最可能是

A. 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B. 居住用地    C.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D. 工业用地

2.2003—2012 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 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    B. 城市地域结构变化不大

C. 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    D. 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

 

1.D 2.D 【解析】 1.读图可知,该功能区内部转换面积始终为负值,而外部扩展为正值,说明该功能区的土地由其他功能区所代替,导致该功能区逐渐向城市外缘扩散,应为工业区,故选D。 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城市的工业区不断向外扩展,城市规模扩大,逐步向外发展,城市原工业用地被住宅区等功能所占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婚姻贫困”是我国在低生育率和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

A. 生育率低    B. 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C. “养儿防老”思想    D. 年龄结构失衡

2.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A. 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B. 适度调整生育政策

C.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D. 加强胎儿性别鉴定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苏伊士运河是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最近航线。除石油以外的一般货物海运的大部分经过苏伊士运河。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埃及多次拓宽和加深运河。位于老运河东边的新运河(如下图),经过一年开挖,也于2015年8月竣工。埃及政府还将在新运河沿岸建设包括制造业、物流业、船舶维修等在内的工业园区。中国不少企业表示了在园区内投资建厂的意向。

材料二:2013年10月,以色列政府批准了红海——地中海高速铁路规划,该铁路连接埃拉特与海法(如下图),全长350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通行客、货列车。该项目将通过国际招标进行融资建设和合作经营。中国企业将积极竞争该高铁项目建设和经营权。

 

(1)简析埃及不断拓宽、加深和开挖新苏伊士运河的理由。

(2)说明吸引中国企业去工业园区投资的有利区位因素。

(3)分析铁路建成后对埃拉特港口运输业的有利影响。  

(4)有人认为红海——地中海高速铁路的开通将严重削弱苏伊士运河在世界航运中的地位。你是否赞成这个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依据。

 

查看答案

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为世界某两个重要的国家的地理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面积较大的是        (国家名称),判断依据是                                

(2)②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影响G地工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3)图上①、③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造成两地降水丰富的共同原因是                                           

(4)两国在人口方面面临的共同突出问题是                                  

 

查看答案

下图为澳大利亚1月份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份盛行____风,成因是______   __。④地气候的成因是        

(2) 比较说明①、②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①地降水的成因。

(3) 图中低压槽附近的锋面类型是________,③地未来两天的天气变化可能为_______________  

(4) 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经过的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荒漠带。这体现了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