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南澳岛地处广东东部,四面环海,北回归线横贯主岛。下面图 1 是 1975~200...

南澳岛地处广东东部,四面环海,北回归线横贯主岛。下面图 1 是 1975~2009 年南澳岛气象观测站(测站位置:117.02°E、23.26°N,海拔高度 7.2  m) 的大雾日数等气候资料。表 1 是雾日前后 24 小时变温概率统计(%)。结合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大雾出现次数与月份和气温的关系

雾日前后 24 小时变温概率(%)。正变温表示气温升高负变温表示气温降低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气温高低与大雾天气出现的概率成反比

B. 大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且季节变化

C.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常形成大雾天气

D. 气温 20℃最适合大雾天气的形成

2.结合表分析,南澳岛 2、3 月份大雾出现的概率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①正变温时,受暖湿空气影响,对大雾的形成有利

②负变温时,风力较大,有利于大雾的形成

③2、3 月份气温适宜,有利于大雾的形成

④南澳岛上的气温较海洋气温高,且温差较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南澳岛大雾出现频率最高时,在当地能看到的现象是

A. 当地大雾浓度最大时一般是中午 12

B. 当地台风活动频繁,降水多,多大雾天气

C. 当地太阳接近于正东方向升起

D. 岛上居民穿着以厚实的羽绒服、棉袄等衣服为主

 

1.B 2.A 3.C 【解析】 1.从图中看大雾天气出现的次数随气温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大雾出现次数1-5 月最多,6-12 月最少,B 正确;图中秋季大雾天气少;最适合大雾天气的形成气温略高于 20℃。 2.气温升高时,下垫面温度低,易形成雾;风力较大,不利于大雾的形成;丹迪纬度较低,2、3 月份气温适宜,有利于大雾的形成,A正确; 岛屿温度高,海洋的湿润水汽不易凝结,不易成雾。 3.南澳岛大雾出现频率最高时间是3 月,太阳直射赤道附近,日出接近正东方,C正确;下垫面温度比气温低时易形成大雾,中午 12 点 气温上升,浓雾消散;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冬春季节台风活动少;当地纬度较低,春季温暖,不可能穿厚实羽绒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雪莲,别名雪荷花,野生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经受-21℃的严寒,主要生长在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雪线附近的悬崖峭壁之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约有300万公顷,现在仅剩下1/5了。目前,国家已把雪莲列为二级濒危植物。如图示意我国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野生天山雪莲生长区主要位于天山的

A. 山地草甸草原带    B. 云杉林带

C. 高山草甸带    D. 高山冰雪带

2.导致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结构调整    B. 地质灾害频发

C. 人类过度采挖    D. 全球气候变暖

 

查看答案

下图为各地赏枫最佳时间和 10 月下旬统计的通过网络关注赏枫景区指数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各地开始赏枫时间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①、④、⑤三地渐晚,地形    B. ④地早于⑥地,海陆位置

C. ②、③、④三地渐晚,地势    D. 南方各地晚于北方,纬度位置

2.北京香山网络关注指数高于其他景区,主要因为

A. 市场距离近    B. 近经济发达区    C. 知名度最高    D. 树种最丰富

 

查看答案

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和不同功能用地间的相互转换。我国 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从 2003 年的 237 平方千米增加至2012 年的 330 平方千米。下图为 2003—2012 年该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的演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用地最可能是

A. 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B. 居住用地    C.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D. 工业用地

2.2003—2012 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 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    B. 城市地域结构变化不大

C. 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    D. 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

 

查看答案

“婚姻贫困”是我国在低生育率和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

A. 生育率低    B. 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C. “养儿防老”思想    D. 年龄结构失衡

2.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A. 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B. 适度调整生育政策

C.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D. 加强胎儿性别鉴定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