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赤水市的人均竹林面积为全国第一,有“中国竹...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赤水市的人均竹林面积为全国第一,有“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这 里竹木编制、竹木制作的历史悠久,手工艺人众多,各类竹木制作的小型作坊遍 及各个村镇的大街小巷,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当地主要为周边地区生产竹笋、 竹筷、牙签、砧板、捣蒜罐、水饺棒、竹篓、竹篮、竹类编制物等零散的小型生 产、生活用品,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当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实施 规模化生产,主要产品也逐渐转为竹炭、高档竹凉席、竹地板、隔热垫、竹窗帘、 竹屏风、竹工艺品、竹乐器、竹家具、竹挎包等,并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 加拿大等国家,也吸引了贵州省首个竹产业院士工作站在赤水市落户。

材料二 下面分别是赤水市在贵州省的位置及贵州省高速公路分布图和 2015 年赤水市的竹产业情况统计表。

(1)赤水市地处贵州省偏远的西北地区,为什么贵州省首个竹产业园会落户到 赤水市。

 

(2)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赤水市的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赤水市的竹产业市场不断扩大并且产品远销国 内外的原因。

 

(4)针对赤水市目前的竹产业发展的状况,试提出提升赤水市竹产业影响力的措施

 

(1)赤水市竹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竹产品加工制作经验;竹林面积 和人均竹林面积均为全国第一,竹产业的原料丰富;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廉,生 产成本低;政府提供产业发展基金,政策支持力度大。 (2)产品比较单一,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产业规模小而零散,竞争力 不强;以传统手工制作为主,产业层次低;产品主要供应周边地区,市场影响力 小。 (3) 生产技术水品提高,产品档次提高,品牌效应增强;产品类型一多样,市 场适应性增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营销人员的增加与传播媒体的发展使市场影 响力扩大。 (4)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档次;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宣传 力度,树立品牌意识,拓展产品的销售市场;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品类型和档 次;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生产和投资环境;提高专业化程度,实施 产业化经营,不断壮大生产规模。 【解析】试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发展方向 (1)贵州省首个竹产业园会落户到赤水市的原因实际是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赤水市的人均竹林面积为全国第一”可知,该地竹林面积和人均竹林面积均为全国第一,竹产业的原料丰富;由材料“这里竹木编制、竹木制作的历史悠久,手工艺人众多”可知,赤水市竹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竹产品加工制作经验;该地位于我国西部偏远山区,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政府提供产业发展基金,政策支持力度大。 (2)由材料“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当地主要为周边地区生产竹笋、 竹筷、牙签、砧板、捣蒜罐、水饺棒、竹篓、竹篮、竹类编制物等零散的小型生 产、生活用品”可知,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赤水市的竹产业产品比较单一,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产业规模小而零散,竞争力不强;以传统手工制作为主,产业层次低;产品主要供应周边地区,市场影响力小。 (3)从贵州高速公路图中可看出该地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由材料二表中可知,该地有300多个产品品种,说明产品类型多样,市场适应性增强;有1万多营销人员说明该地营销人员的增加与传播媒体的发展使市场影响力扩大;有4000多研发人员说明产品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品档次提高,品牌效应增强。 (4)结合工业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可知,产品附加值高的环节为设计和营销,因此应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丰富产品类型和提升产品档次;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意识,拓展产品的销售市场;要想进一步发展,应得到政府的支持,应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生产和投资环境;提高专业化程度,实施产业化经营,不断壮大生产规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雪岭云杉为多年生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气候,我国新疆天山北坡、 昆仑山西部、准噶尔西部山地均有分布,主要在海拔 1400 米到 3800 米的山区与 河谷。

材料二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云杉生产力的影响,需要对不同环境中的云杉生长现 状及影响因素进行采样分析。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联合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对云杉 林进行持续长达 20 年跟踪研究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杉的生产能力有所 提高,年轮在变宽,生长速度在加快。

材料三 下图中天山北坡的甲乙丙三地是某科研人员选取的部分采样点,其中甲 地雪岭云杉成活率高,分布面积最大,很多树木在 500 年以上,当地人把云杉林 奉为“神圣树林”。

(1)从生态功能和当地生产活动的角度分析当地人把云杉林奉为“神圣树林”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使云杉的生产力提高的原因。

(3)野外调查时,为能反映云杉生产力与自然环境要素关系的真实性,需要对 采样地点进行挑选。请你设计一个比较恰当的采样点挑选标准。

 

查看答案

南澳岛地处广东东部,四面环海,北回归线横贯主岛。下面图 1 是 1975~2009 年南澳岛气象观测站(测站位置:117.02°E、23.26°N,海拔高度 7.2  m) 的大雾日数等气候资料。表 1 是雾日前后 24 小时变温概率统计(%)。结合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大雾出现次数与月份和气温的关系

雾日前后 24 小时变温概率(%)。正变温表示气温升高负变温表示气温降低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气温高低与大雾天气出现的概率成反比

B. 大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且季节变化

C.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常形成大雾天气

D. 气温 20℃最适合大雾天气的形成

2.结合表分析,南澳岛 2、3 月份大雾出现的概率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①正变温时,受暖湿空气影响,对大雾的形成有利

②负变温时,风力较大,有利于大雾的形成

③2、3 月份气温适宜,有利于大雾的形成

④南澳岛上的气温较海洋气温高,且温差较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南澳岛大雾出现频率最高时,在当地能看到的现象是

A. 当地大雾浓度最大时一般是中午 12

B. 当地台风活动频繁,降水多,多大雾天气

C. 当地太阳接近于正东方向升起

D. 岛上居民穿着以厚实的羽绒服、棉袄等衣服为主

 

查看答案

雪莲,别名雪荷花,野生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经受-21℃的严寒,主要生长在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雪线附近的悬崖峭壁之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约有300万公顷,现在仅剩下1/5了。目前,国家已把雪莲列为二级濒危植物。如图示意我国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野生天山雪莲生长区主要位于天山的

A. 山地草甸草原带    B. 云杉林带

C. 高山草甸带    D. 高山冰雪带

2.导致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结构调整    B. 地质灾害频发

C. 人类过度采挖    D. 全球气候变暖

 

查看答案

下图为各地赏枫最佳时间和 10 月下旬统计的通过网络关注赏枫景区指数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各地开始赏枫时间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①、④、⑤三地渐晚,地形    B. ④地早于⑥地,海陆位置

C. ②、③、④三地渐晚,地势    D. 南方各地晚于北方,纬度位置

2.北京香山网络关注指数高于其他景区,主要因为

A. 市场距离近    B. 近经济发达区    C. 知名度最高    D. 树种最丰富

 

查看答案

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和不同功能用地间的相互转换。我国 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从 2003 年的 237 平方千米增加至2012 年的 330 平方千米。下图为 2003—2012 年该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的演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用地最可能是

A. 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B. 居住用地    C.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D. 工业用地

2.2003—2012 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 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    B. 城市地域结构变化不大

C. 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    D. 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