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__________、旱涝和________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A、 低气压、伏旱 B、 低气压、寒潮
C、 高气压、伏旱 D、 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________,其灾害主要由_______、______和风暴潮造成,在______季节影响我国_______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A、 狂风暴雨 B、 阴雨绵绵
C、 高温晴好 D、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读 “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西气东输工程是从塔里木盆地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如图所示)。新疆的天然气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相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天然气得不到充分利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很大(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这里能源资源贫乏,所需能源主要从外区调入。
(1)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A. 增加就业机会 B.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
C.改善生态环境 D.减少财政收入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和沿线地区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____。
(4)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几个方面考虑?
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
资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什么?(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2)右图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
(题文)“数字地球”是指
A. 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B. 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C. 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 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A. 自己所在的季节 B. 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 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 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B. 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D. 为商业网点选址
2.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 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 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 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 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