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盛产于地中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图6a)区。有些品种的橄榄树在一8℃至-10℃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受到伤害,但不能长时间低温。在接近0℃温度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为丰收打下基础。土壤疏松透气,且PH值在0.5-8.O之间油橄榄会生长更好。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昆明市郊林场引种一批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树苗,初来乍到的油橄榄树生长迅速,但同时出现了挂果率低,饱受病虫害折磨等“水土不服”现象。70年代,甘肃陇南地区(图6b)引进油橄榄试种,经过科研论证,发现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目前,油橄榄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疗、美容、化工等行业,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橄榄油3. 86万吨。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橄榄油产量3000多吨,占到全国的93%,成为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1)说明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种在昆明地区“水土不服”的自然原因。

 

(2)试解释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的原因。

 

 

(3)始于兰州,经白龙江河谷至重庆的兰渝铁路即将全线贯通。说明兰渝铁路建成后对该地区油橄榄产业的积极影响。

 

(1)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冬季气温较高(大于0℃/0℃以上)(不利于花芽分化);夏季多雨(降水多/多阴雨天),光热/光照不足;(南方/西南地区)土壤偏酸(弱酸)性;土壤透气性能差/粘湿;喀斯特地貌,土层较薄/土壤贫瘠;冬季温暖,温差变化小,病虫害较多(土壤最多给2个给分点,其他要点要有因果关系得2分) (2) 降水较少/海拔较高,光照条件好;年降水量400—800mm(半湿润地区),水分条件优越;冬季(1月)气温0℃附近/-8℃-0℃(暖温带),利于花芽分化、生长; (1500m以下)河谷地带(受冬季风影响小),可减少冬春季寒潮/低温冻害的影响;河谷两岸山坡地及冲积扇,土壤肥沃;坡度大,排水条件好/土质疏松透气;土壤呈弱碱性。(光照1个给分点,水热2个给分点,土壤2个给分点,灌溉水源) (3)铁路贯通,利于引进资金和技术,扩大油橄榄种植规模;利于油橄榄产品(深)加工;利于各种油橄榄产品的运输(销售),占领国内巨大的市场。 【解析】本题以油橄榄的发展为背景,考查区域农业自然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主要考查区域农业自然区位因素,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农业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气候因素包括光照、热量、降水等。 由“油橄榄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区”及图6a推断油橄榄的生长习性:耐旱、喜光。材料业说明了油橄榄的生长要求:“-8℃至-10℃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受到伤害,但不能长时间低温”、“在接近0℃温度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土壤疏松透气,且PH值在6.5-8.0之间生长更好”。 昆明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四季如春,冬季气温远高于0℃,不利于花芽分化。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光照不足,即“水不服”。降水丰富,土壤黏重,透气性差,且偏酸性,加之云贵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较贫瘠,土壤条件不利于油橄榄生长,使其“土不服”。最终出现挂果率低、饱受病虫害折磨等现象。 (2)主要考查区域农业自然区位因素,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甘肃陇南白龙江流域:图6b所示,该地位于34°N附近,属于暖温带,海拔低于1500米,1月气温在-8℃—0℃之间,降水400—800mm之间,光照、水分、气温等气候条件适宜。河谷两岸河流堆积形成肥沃土壤,两侧半山地带排水条件好,土壤疏松透气。半湿润区,土壤偏碱性。综上所述,白龙江流域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 (3)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该地区成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油橄榄产业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但由于地处西部偏远山区,使得油橄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限制。铁路作为地区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实施,对该地区油橄榄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加工和销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扩大油橄榄产业的种植规模、深加工、市场等方面进行阐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智慧农业是多种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于一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智慧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的关键因素是(  )

A. 粮食需求    B. 气候变化    C. 技术水平    D. 劳动力数量

2.智慧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②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业生产的投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86年~2011年外来暂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在此期间(    )

A. 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B. 常住人口数量先增后减

C. 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    D. 外来人口主要来自沿海

2.迁到该地的部分外来人口属于链式迁移(即同家族、同村落的陆续迁入),影响该类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生态环境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3.推测该城市近十年外来暂住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A. 增加  二胎制度放开    B. 增加  第三产业比重增加

C. 减少  产业结构升级    D. 减少  政府控制城市规模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塞克湖(图所示)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这里没有酷暑和严寒,是中亚地区最有名的度假胜地之一。当地人说,从来没有雨直接降落在中央湖面上。

吉尔吉斯斯坦将优先发展黄金开采业作为国家采矿业的首选目标,简称“黄金战略”。政府希望通过开采藏量丰富的黄金资源,解决财政危机,重振严重衰退的经济。首先选中开发的是库姆托尔金矿,该金矿位于伊塞克湖东南岸4000米的高山中。目前该国无力独自开采金矿,只能借助外国资金、设备来开采。

(1)分析伊塞克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

(2)伊塞克湖从来没有雨直接降落在中央湖面上,推测该湖所在地区降雨丰富的地点,并解释原因。

(3)分析伊塞克湖东岸附近夏季多发洪灾的原因。

(4)伊塞克湖州的居民对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的“黄金战略”提出质疑,并组织了一系列的抗议活动。请分析当地居民这样做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桉树喜光、好湿,适宜生长温度在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对低温很敏感,生长期最冷月不低于7~8℃。一般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可用于木材加工、制浆造纸、化工等方面,桉树本身带有的挥发性芳香油还具有驱虫作用。桉树快速生长期可达十年,且具有早期“高生长(第2~6年)”快于“粗生长(第6~10年)”的特点。

广西桉树种植面积达3000万亩,居全国首位,其中崇左市扶绥县是主要的桉树速生林生产基地。当地农民以前种植甘蔗,需要施肥等精耕细作,后来弃蔗种桉,为了多种多收,有的一亩地种600棵桉树,导致桉树林下寸草不生,许多桉农在桉树生长到第3年就砍伐了。2014年起,当地政府提出“限桉、禁桉”,重新规划树种结构,调减桉树种植面积。下图示意扶绥县在广西的位置。

(1)与百色相比,分析扶绥县适宜桉树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

 

(2)分析扶绥县当地农民弃蔗种桉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扶绥县“限桉、禁桉”的原因。

 

(4)有人说桉树是“生态杀手”,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先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以农业用地为主,是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雄安新区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材料二:雄安新区位置图(下图)

(1)简析我国选择在雄安建新区的原因。

(2)雄安新区的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必要性。

(3)“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是雄安新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指出雄安新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合理措施。

(4)位于雄安新区的白洋淀面积336平方千米,是河北省第一大湖泊,有人提出填埋部分湖面以扩大雄安新区用地规模。小李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表示质疑。试为小李的质疑提出论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