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上图沿着A—B—C线,从A到B再到C,行进方向正确...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上图沿着A—B—C线,从A到B再到C,行进方向正确的是(   )

A. 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 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 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 一直向正南

2.若D点的坐标为(116°E,23°26′N),地球上与D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是(   )

A. (116°W,23°26′N)    B. ( 64°W,23°26′N)

C. ( 64°W,23°26′S)    D. (116°W,23°26′S)

3.若D点所处经度是116°E,一架飞机从图中①点出发,起飞时当地区时是2011年3月8日16时,经过10个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8区)的时间是(   )

A. 3月8日1时    B. 3月8日23时    C. 3月7日1时    D. 3月8日10时

 

1.C 2.C 3.D 【解析】 1.根据图示经纬网,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沿着A—B—C线,从A到B再到C,行进方向正确的是先向东南,再向西南,C对。A、B、D错 2.若D点的坐标为(116°E,23°26′N),地球上与D点关于地心对称点,两点的经度和是180°,东经、西经相对,组成一个经线圈。纬度是南北相对,度数相等。地心对称点的坐标是 ( 64°W,23°26′S),C对。A、B、D错。 3.若D点所处经度是116°E,当地区时即东8区的区时,起飞时是2011年3月8日16时。西8区与东8区相差16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此时西8区的区时是3月8日0时,经过10个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此时时间是 3月8日10时,D对。A、B、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 先向南,再向西南    B. 向北

C. 先向北,再向东北    D. 向南

2.图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

A. 400米    B. 150米    C. 278米    D. 199

3.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

读“亚洲水稻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水稻分布区所在的地区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1)从气候上看, A、B、C三地均为________气候区,________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A、B、C三地均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

(2)本地区________稠密,________资源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①表示________国家,②表示________国家的情况。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________,目前城市化的速度已明显________。到了后期出现了_______现象。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思考:

(1)图中粗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细线表示人口死亡率,则/////部分表示             

(2)图中A阶段,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为“                 ”。 

(3)图中B阶段人口增长模式                                      ”。

(4)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速度都         ,人口增长模式为“                                    ”,人口年龄结构呈现                型。

(5)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                                的转变。

 

查看答案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自然景观①常年受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这近似于________(A.①—②—③—④;B.③—⑤—⑥)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