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近年来,流动商贩作为非正规经济,其数量在城市内部呈线性增长态势。巨大需求是导致流...

近年来,流动商贩作为非正规经济,其数量在城市内部呈线性增长态势。巨大需求是导致流动商贩的根源,城市用地性质及其代表的城市功能对流动商贩有显著影响,而宽马路对商贩经营会产生负面影响。解决就业、服务社会和城市监管三者间的矛盾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面积470.8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384.1万。下图为在朝阳区498个社区中,流动商贩自发形成的早市、午市和晚市聚集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早市到晚市,三环附近的社区流动商贩密度大,根本原因是这里

A. 离天安门广场近    B. 人口流动量大    C. 政府管制力度小    D. 正规商业缺乏

2.推断甲社区的城市用地为

A. 居民住宅    B. 工业    C. 娱乐康体    D. 外事

3.本着政府引导,兼顾就近消费、商贩效益与城市监管,下列地区中适宜设置固定型摊贩区的是

A. 党政机关附近    B. 城市干道两侧

C. 公园绿地内外    D. 学校医院附近

 

1.B 2.C 3.D 【解析】 1.移动商贩所从事的是第三产业。商业和服务业应该指向消费人群。商贩密集区,人口密度大,市场广阔。正确答案是B。 2.甲地早市、晚市为商贩高密集区,午市为不显著区。结合早市、午市和晚市的时间推断,甲地区12点-18点人员较少,分析四个选项推断甲社区的城市用地为娱乐康体的可能性更大。正确答案是C。 3.本着政府引导,兼顾就近消费、商贩效益与城市监管,学校医院附近人口密集,适宜设置固定型摊贩区。党政机关附近设置摊贩区不利于办公环境;城市干道两侧,影响交通;公园绿地内外,影响城区环境。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区位、交通、要素成本和政策等因素影响着上海制造业的空间演化。下图示意2004年至2008年上海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就业密度分布状况,它能反映上海市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空间格局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距市中心lOkm范围内,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就业密度急剧降低。搬迁企业考虑的主要成本因素是

A. 土地价格    B. 员工工资    C. 交通运输    D. 社会服务

2.未来,能够留在距市中心lOkm范围内的制造业必须要依托

A. 排污达标    B. 产量增大    C. 能耗降低    D. 技术创新

3.2004年至2008年,在距市中心35km附近形成高新技术制造业就业密度次高值区,且较稳定。推断这一地带

A. 是工业规划区,政策优惠    B. 有海陆空运输,交通便捷

C. 为风景园林区,空气洁净    D. 民居密度大,劳动力充足

 

查看答案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和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代,设置玉门关的主要目的是

A. 军事和政治    B. 文化和宗教    C. 农垦和移民    D. 经贸和旅游

2.从西汉至今,玉门关城镇位置的变迁是因为

A. 风沙侵袭    B. 水源地变迁    C. 公路的修建    D. 地质灾害

3.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图示地区将建成

A. 国际性商品谷物基地    B. 国家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C. 国家新能源开发基地    D. 劳动力密集产业承接地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省市区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前后10年间,该地区

A. 人口出生率逐年增大    B. 性别比逐渐失调

C. 劳动力就业压力凸显    D. 人口快速老龄化

2.甲年龄段人口比重大是因为

A. 流动人口增加    B.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

C. 环境质量改变    D. 20世纪60和70年代高出生率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学研究多因素(变量)问题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把多因素问题分解成若干单因素问题,每次试验只改变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地理事象的影响,而其它不变的因素称为控制变量。

渐江省某坡耕地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采校地理兴趣小组拟研究不同农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

(1)该兴趣小组试验过程中改变的因素(变量)是____。

该小组设置了3个径流小区,均在同一坡面上,长20 m,宽10 m,坡度15°,坡向东偏南,下设沉沙池,其出口处安装自动水位计,小区间隔仅/m,均采用油菜大豆轮作,试验历时1年。其中,径流小区I为顺坡耕作;径流小区Ⅱ为等高土埂,即在坡长方向每隔5m设一土埂,宽60 cm,高30 cm,并务实;径流小区Ⅲ为水平草带,即在坡长方向每隔5m设一草带种植区,竞1m,种植百喜草

(2)该试验过程的控制变量有____、____、____等。

地表径流量的测定是V -次降雨过程为单位,通过自动水位计记录逐次降雨的径流量和径流历时。该小组将不同径流小区的地表径流量变化结果,绘制如图

(3)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径流小区____、____、____(填“I”、“Ⅱ”、“Ⅲ”)。

(4)在小组成果展示交流时,有位同学提出图示曲线可推断当地降水状况。例如,与6月相比,该地7月降水较____(填“多”或“少”),这是由于该地6月受______(填天气系统)影响,7月受______(填天气系统)控制。

(5)地表径流量的变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干流呈一个巨大的“s”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之一,中、下游宽谷处多发育辫状水系(由许多汊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2007年9月30日,墨竹工卡县境内的直孔水电站竣工,其主要任务是提供拉萨及周边地市电力,兼具防洪和灌溉。左图为拉萨市略图,右图为拉萨附近辫状水系分布。

(1)直孔水电站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请分析原因。

(2)指出拉萨市城镇的分布特点,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3)该市地热资源丰富,原因主要是位于板块____(填“消亡”或“生长”)边界。

(4)200671日,青藏铁路建成并实现全线通车试运营。青藏铁路修建时间长,耗资巨大,是因为需要克服____、____、____等困难。

(5)分析辫状河道中多沙岛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