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懈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诗词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A.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 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 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2.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 ①②③ B. ②⑤ C. ①③④ D. ④⑤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A. 汽车零配件生产 B. 节能环保业 C. 服装鞋帽生产 D. 高端装备制造业
2.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 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 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 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地区,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B. 太阳能资源丰富
C. 煤炭资源丰富 D. 水能资源丰富
2.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B. 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 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D. 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广东、江苏、山东等省提出由“速度东部”向“效益东部”转变的战略发展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广东、江苏、山东建设“效益东部”已具备的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
A. 资源丰富,三类产业并重发展 B. 人口密集,劳动力成本高
C. 技术先进,区域经济实力雄厚 D. 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
2.建设“效益东部”适宜采取的举措有
①引进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发展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输入劳力,降低劳动工资成本④改革工艺,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小下列单选题。
1.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 当地市场广阔 B. 水运便利 C. 科技实力强 D. 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2.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 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 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 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 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近年来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
①旱灾频发②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下跌③耕地面积不断减小 ④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B和C两地都在青藏高原上,但B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大于C地,主要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 ②热量条件较好 ③降水充足 ④灌溉水源充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⑧ D. ②③④
3.D地经过大规模开垦已由过去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关于D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叙述错误的是
A. 继续围垦,扩大耕地而积
B. 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
C. 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 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