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面甲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简图,乙图为某海域等深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下面...

下面甲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简图,乙图为某海域等深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图甲中P、Q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A. 土耳其海峡    B. 高加索山脉    C. 苏伊士运河    D. 地中海

2.乙中N地所属地形类型是

A. 大陆架    B. 海沟    C. 大洋中脊    D. 大陆坡

3.图甲中M海域处于

A.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地带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致地带

C.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地带    D.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

 

1.C 2.B 3.D 【解析】 1.图甲中P是亚洲,Q是非洲,两大洲分界线的是苏伊士运河,C对。土耳其海峡、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A、B错。地中海位于欧洲、非洲之间,D错。 2.图乙中是等深线,N地明显比两侧海底深,所属地形类型是海沟,B对。大陆架海拔小于200米,A错。大洋中脊的海拔比两侧高,C错。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大洋底部过渡地带,D错。 3.根据海陆轮廓,图甲中M海域是红海,处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D对。A、B、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田为某学生绘制的学校附近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西南部山脉大致呈

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西南一东北走向    D. 西北一东南走向

2.图示甲村落与乙村落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 100 m    B. 200 m    C. 400 m    D. 600 m

 

查看答案

某品牌服装生产厂子20世纪80年代在江苏南部某市建厂,衣料生产的主要原料是棉花,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经济效益较高。进入21世纪后,效益有所下滑,该厂实地考察山东省西北某县后,决定将自己的表料加工厂迁至该县工业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原厂址相比,山东省西北部生产衣料的主要优势是

A. 科技发达    B. 距离市场近    C. 原料丰富    D. 交通较便利

2.为了应对经济效益的下滑,走出去找出路是许多工厂的生存之道,此类工厂向落后地区转移  的因素是

①发达地区的规模效益和协作意识②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工资水平  ④落后地区的资源状况  ④发达地区的交通状况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该厂为了应对经济效益的下滑,除走出去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工厂回归    B. 全部搬迁,产业转型和升级

C.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竞争优势    D. 加强技术创新,培养更优品牌

 

查看答案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田。读困,完成下面小题。

1.改革开放早期,珠江三角洲为外商提供

A. 生产技术    B. 管理经验    C. 服务设施    D. 原料配件

2.1980-1990年,珠江三角洲主导产业最可能为

A. 电子装配工业    B. 轻纺工业    C. 石油化学工业    D. 汽车工业

3.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

A. 第二产业比重持续提高    B. 2005年第三产业产值最高

C. 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加    D. 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查看答案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属于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区域。读“东北地区地理位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不包括

A. 热量充足    B. 气候温和    C. 土壤肥沃    D. 林地面积大

2.东北黑土带的过度开发利用可能导致

A. 林地比重下降    B. 农产品产量上升    C. 水土流失加剧    D. 机械化水平下降

3.东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包括

A.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    B. 加强耕地建设和保持

C. 健全农村社会服务体系    D. 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位于腾格里沙漠的甲地荒漠化面积有扩大趋势,其人为原因可能是

①气候变干②降水减少③过度放牧④过度垦殖

A. ①⑦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图中乙地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使得当地

①农业减产  ②洪涝加剧  ③地震频发  ④生态环境恶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河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引黄灌溉农业区,近年该地区的农田灌溉退水汇人丙湖(乌梁索海)是其出现污染加重的趋势,下列治理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发展农业生产    B. 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

C. 加大环保宣传,增强环保意识    D. 污水达标排放,控制入湖废水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