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业大量转移到新兴经济体,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失业率上升,暴露出以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弊端。2009年6月以来,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重振制造业,苹果电脑、福特汽车、英特尔公司陆续把部分实体经济转回美国本土,“制造业回归美国”初见成效,纳米技术、机器人、3D打印等产业的布局也逐渐展开,因产业转移造成的产业空心化现象有所缓解。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美国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 )
A.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 使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恶化
C. 会大幅度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
D. 使制造业工人转入高新技术产业
2.阻碍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因素是( )
A. 国内缺少足够的廉价劳动力
B. 工业制成品进口关税的提高
C. 新兴经济体劳动力成本上涨
D. 新兴国家科技研发能力进步
3.为应对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影响,我国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 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
B. 鼓励我国企业到美国大量投资建厂
C. 加快启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D. 积极发展金融、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株洲古称建宁,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是我国华中南部、华东、华南、西南地区之间最大的铁路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株洲既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又是新兴的工业城市,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中国电力机车之都”。2015年株洲市轨道交通产业产值突破1 000亿元,居全国首位。下图为“株洲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评价株洲老工业基地建设的资源条件。
(2)说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对株洲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3)试分析近几年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贾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材料二 茶马古道及南方丝绸之路示意图。
(1)滇藏茶马古道地区的地形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茶马古道多沿________________分布。
(2)“茶马古道”对我国西南地区区域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3)你认为“茶马古道”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哪些启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1984年连云港被确立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以来,就将港口发展放在首位。今日的连云港港主要是一个原材料进出口港口,以铁矿石、煤炭、钢铁、焦炭等为主要货物。连云港本地钢铁企业规模较小,也缺乏大型重工业。
2014年宿迁市进出口货物海运约60%通过上海港、青岛港报关,只有约40%通过连云港报关。2015年日照港的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居全国第一。
由于历史因素和资源禀赋等多方面影响,江苏省的经济重心仍在苏南和沿江,连云港至今没能成为一个相对发达的城市。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铁路线分布和连云港港区布局。
(1)说明拦海大堤对连云港港口的主要作用。
(2)简述连云港市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
(3)分析连云港市没能成为一个相对发达城市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问题①:为连云港港口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问题②: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指出江苏省进一步发展连云港港口的意义。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总人口72万,其中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1)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和卫星城共同组成大斯德哥尔摩市。据左图,描述该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
(2)据图,分析城市居民就业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把卫星城建设成为城市分中心的原因。
(3)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居住区分布在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请对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评价。
(4)图中卫星城③是以高新技术著称的西斯塔科学城,科学园区有750家公司,就业人口中移民占50%,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以色列,通信、交通设施完善。请说明该城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景泰川位于甘肃省中部,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昔日景泰川“水在低处流,人在川上愁,风沙不断头,十种九不收”。直到20世纪70年代,建成了被誉为“中华之最”的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通过提水、输水和分水,使景泰川由荒滩、沙丘变成沃野、绿洲,彻底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但是,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灌溉,20世纪90年代,景泰川灌区大量耕地被迫弃耕。21世纪以来,经过当地政府和群众不懈努力,大部分弃耕地得以复种。下图示意景泰川位置。
(1)分析昔日景泰川“十种九不收”的原因。
(2)说明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
(3)分析20世纪90年代景泰川大量耕地被迫弃耕的原因,并说明耕地得以复种所采取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