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将不同时段的行驶方向进行改变...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将不同时段的行驶方向进行改变的车道。下图为北京市某潮汐车道上的交通指示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潮汐式拥堵”在各大、中城市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居民的“潮汐化出行”              ②区域功能单一

③城市机动车的高使用频率             ④市中心交通拥挤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读“某城市某条进出城主干道路上的交通量日变化图”(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1-t2 时段可能是下午18-20时左右,进城方向的车辆较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B. t1-t2t3-t4 时段内,可开通进城潮汐车道,以缓解进城方向的交通拥堵问题。

C. 该日此城市进城人数要远远大于出城人数。

D. t2 时段,该城市进城方向的车辆数与道路通行能力持平,且此时城内车辆数量达到最大值。

3.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与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为出行能耗。读“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图”(),下列甲、乙、丙、丁4个城市功能区与居住地最可能需要建“潮汐车道”的是

A.     B.     C.     D.

 

1.A 2.B 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布局,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分析影响交通的主要因素,根据个体中的材料分析各时段和不同地区的交通情况。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组团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各个组团的职能相对单一,导致居民居住区与工作区的分离,从而引起了居民出行在时空上的不均衡,也就是潮汐特征。而高频率的使用机动车在很多程度上也加重了居民出行的潮汐特征。故①②③符合题意,而④市中心交通拥挤与潮汐式拥堵均为交通拥堵问题,不能互为因果关系。  2.一般而言,大城市市区内一般以服务业为主,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而由于市区内房价 较贵,居民大多选择居住在城郊。结合图,可以推测出 t1-t2 时段最有可能是上午 6-9 时的上班早高峰。故 A 错误;C 选项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因此错误。当进城交通量与出城交通量相等时,此时城区内的车辆是最多的,不是城市进城方向的车辆数与道路通行能力持平时城区内的车辆是最多,故 D 错误。t1-t2进城车辆交通量大于道路通行能力和t3-t4 时段内出城交通量大于道路通行能力,可开通进城潮汐车道,以缓解进城方向的交通拥堵问题。所以正确答案为 B。 3.乙出行能耗最多说明车辆较多,加上出行次数最多,乙与居住地交通最为繁忙,所以与居住地最可能需要建“潮汐车道”,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黑鹤是一种进行长距离迁徙的候鸟,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大陆。它对栖息生存的环境要求较高,偏好在水质清澈的河流和沼泽觅食。下图是黑鹤分布与迁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黑鹤迁徙到甲地时

A. 甲地草木枯黄    B. 甲地处在3-4月

C. 乙地盛行东南风    D. 乙地正值水稻播种

2.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是水鸟越冬地之一,但是黑鹤甚少问津,说明此处

A. 人类活动单一    B. 环境污染严重    C. 鱼虾等食物少    D. 栖息地范围小

3.欧洲路线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A. 温带草原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沙漠一热带草原

B. 温带荒漠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

C. 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

D. 温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沙漠_热带草原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甲图:某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2:乙图:甲图中河流侵蚀基准面变化示意图。

(1)这种地貌是根据    半岛上的高原名字命名的,该半岛所在地区的植被都具有  特征,形成原因为   

(2)图中河谷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为 ,其形成原因为      

(3)我国境内这种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   地区,该 地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避免哪些问题       

(4)根据乙图回答:此图表示    侵蚀,如果图中侵蚀基准面上升,水流搬运泥沙能力    (增强或减弱),河流发生       (侵蚀或堆积)。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条洋流中,不属风海流的是________。

(2)图中F处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场,其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著名四大渔场中,形成原因与F渔场不同的是__________渔场,该渔场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   

(4)不同性质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不同,b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主要是___。

 

查看答案

问题探究:东亚季风的形成。

有些同学对于东亚季风环流的理解感到比较困难。实际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如果与前边的知识联系起来,你将会很轻松的掌握。下面我们通过下列现象探究东亚季风形成过程。

第一步:三圈环流和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假设地表是均匀的,且地球不自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这样在北半球会形成一个大气环流圈。

(2)若只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还包括______________。在两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就形成了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下图是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情况,填写出图中气压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带 C___________________带

E___________________带 G___________________带。

(3)确定气压带的分布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近地面风的形成特点,确定风带。请在图中 的B、D处画出风向。

第二步:海陆分布 的影响

(4)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以及陆地上不同的地貌使得地表不均匀。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的比热差异,在地理上叫做_______________的差异,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陆地面积更大的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气压中心切断成______________状分布,从而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

第三步:东亚季风的形成

不同季节气压中心的变化,形成了冬夏风向相反的风,这种变化在东亚地区特别明显。读东亚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所示为_______________ (1月、7月),_______________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6)根据气压分布情况,在甲处标出风向。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位于  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理由。

(2)若轮船沿该大洲西海岸并顺图示洋流航行,沿岸自然景观的递变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B地自然景观主要是   ,其形态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什么?

(3)A附近海域是 渔场(世界著名渔场),简述其成因。

(4)20世纪下半叶以来,A海域表层海水多次异常升温,造成气候反常,鱼群大量死亡。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_现象。当该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气候如何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