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产业转移的最高形式是( ) A. 直接投资 B. 投资建厂 C. 设立营销网络 ...

产业转移的最高形式是(  )

A. 直接投资    B. 投资建厂    C. 设立营销网络    D. 设立研发机构

 

D 【解析】根据教材结论,可知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最高形式,该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书上记忆的知识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 ②日本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 ③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④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进入新世纪以来,谋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合作共赢的热潮越来越高涨,区际经济合作已成为一大趋势。顺应时代潮流,广东省提出从“珠三角”至“大珠三角”再到“泛珠三角”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

(1)本区正在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本区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原因是什么?

(3)实施“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是什么?

(4)图中虚线及箭头表示一种资源的输送,这种资源是___________,对输入地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5)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读后将材料的主要内容作一个不超过200字的摘要。

根据科学家试验:一棵25年生天然树木每小时可吸收 150 mm 降水,22年生人工水源林每小时可吸收 300 mm 降水,而裸露地每小时可吸收降水仅 5 mm 。林地的降水有65%被树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在裸露地面,约有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地高7倍。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森林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而目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这个反差,造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恶化,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为全球变暖,使水分蒸发加快,进而改变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引发热浪与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等。过去5年,亚洲地区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形成的天灾就造成了1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为了使地球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块荒山都绿起来。

 

查看答案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在十几年前,草原的覆盖率为5%,草场土质为粘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里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头以上。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上百万的外地人拥入内蒙古草原搂取发菜(谐音发财)赚钱,内蒙古1/5的草原严重退化。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是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导因素。现今,许多地方寸草不生,阿拉善地区沙漠正以每年1000平方米的速度在扩大,牧民的生计陷入困境,有3万多人被迫转移出沙漠地区。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2)A农耕区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      ,形成的原因是                   

(3)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      ”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作用是                     

(4)解决该地区农牧民能源短缺的途径有哪些?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

以农业为例,它对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计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作哪些工作?   

(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利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