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A. 降低风速进...

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A. 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 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 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 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D 【解析】试题分析: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减弱风速,拦截风沙流中的沙尘,风速降低,降低风速进而减少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A错;植被的出现产生的阻挡作用,降低了风沙流的携沙能力,增加风沙堆积,B、C错;植被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容易形成沉降,D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 m,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 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 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 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 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 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

D. 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查看答案

读图“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定这一推断成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M、R两地及北美冬小麦种植区等值线南移    B. 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C. 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D. 北美1月O°C等温线北移

2.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纬度和距海远近    B. 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

C. 地形和季风环流    D. 纬度和地形

 

查看答案

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的形成,图中哪个箭头起到关键的作用(   )

A.     B.

C.     D.

2.我国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的景观差异,主要是哪个因素造成的(   )

A. 水文    B. 地貌

C. 植被    D. 气候

 

查看答案

图①至图④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的变化过程(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中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信息,从①到④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情况是(   )

A.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B. 河流的含沙量增大

C. 结冰期变长

D. 无变化

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

A.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 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 地理要素的孤立性

 

查看答案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含预测)。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