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在干旱区,绿洲城镇化是人类与绿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读绿洲城镇系统与外界...

在干旱区,绿洲城镇化是人类与绿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读绿洲城镇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绿洲城镇与珠三角城市城镇相比(      )

A. 环境承载力大    B. 社会文化差异小

C. 经济基础薄弱    D. 交通通达度较高

2.制约绿洲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交通    B. 风沙    C. 矿产    D. 水源

3.下列措施中对推动绿洲城镇化作用最小的是(      )

A. 荒漠化盐渍化治理    B. 水力设施的建设

C. 人工植被的培养    D. 光照资源的开发

 

1.C 2.D 3.D 【解析】 1.绿洲城镇分布在西部干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与珠三角城市城镇相比经济基础薄弱,C对。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小,A错。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社会文化差异大,B错。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通达度较低,D错。 2.西部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制约绿洲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D对。交通、风沙不是主要制约因素,A、B错。矿产丰富,不是制约因素,C错。 3.绿洲城镇化是人类与绿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对推动绿洲城镇化作用最小的措施是光照资源的开发,不能体现出相互改变、适应的过程,D对。荒漠化盐渍化治理,水力设施的建设,人工植被的培养都体现了人与环境相互适应、改变的过程,对推动绿洲城镇化作用大,A、B、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城镇工业区分布及年内风频统计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该城镇环境质量影响最小的工厂是

A. 石化厂    B. 水泥厂    C. 造纸厂    D. 印染厂

2.该城镇东南部适宜规划

A. 高档住宅区    B. 中心商务区    C. 仓储物流区    D. 休闲度假区

 

查看答案

绿洲城镇是中国西北地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核心。半城镇化是指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具体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镇社会。下图示意“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半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

1.与半城镇化率高低关联度最高的因素是()

A. 人口密度    B. 第二产业比重

C. 户籍政策    D. 城乡差异

2.甲地是我国半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该地半城镇化率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活成本低  ②基础设施完善  ③环境优美  ④收入水平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2017•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 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 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 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 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出生率    B. 人口迁移    C. 人口死亡率    D. 人口密度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某大学生根据某地调查数据(政策改变后生育率为原生育率的1.4倍左右)设计了人口政策变化前后的人口增长数学模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能正确表达该地政策改变后劳动力(15~60岁)增长趋势的是

A. 模型1    B. 模型2    C. 模型3    D. 模型4

2.我国人口政策改变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劳动力数量变化最快    B. 劳动力数量增加,抚养比立即减小

C. 劳动力负担持续增加    D. 低龄人口增长较快,导致前期负担加重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工矿区及农村地下水污染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我国南北方地下水污染的差异,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简述农业生产中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