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的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的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近几年我国派往海外的留学生学成不回国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现象对我国而言(  )

A. 可缓解就业压力

B. 可减轻人口压力

C. 造成人才流失

D. 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2.铁路部门为减轻春运的压力,采取上浮票价的方式。造成春运压力的主要原因是(  )

A. 铁路运输慢    B. 年货运量大

C. 民工人数多    D. 为了安全减少了车次

3.二战后,德国和沙特阿拉伯都吸引了大量移民。关于两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因老龄化吸收移民

B. 都因资源的大量开采吸收移民

C. 都因经济发展吸引移民

D. 都因气候优越吸引移民

4.目前,在我国的民工流动过程中,许多地区由“民工潮”转入“民工荒”,使得这些地区缺工现象十分严重。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这种现象反映出(  )

A. 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B.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促进了人口迁移

C.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的因素

D. 政治上的变革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5.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  )

A. 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    B. 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

C. 逐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    D. 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

 

1.C 2.C 3.C 4.C 5.D 【解析】 1.近几年我国派往海外的留学生学成不回国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现象对我国而言造成人才流失,C对。缓解就业压力、减轻人口压力、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是主要影响,A、B、D错。 2.铁路部门为减轻春运的压力,采取上浮票价的方式。造成春运压力的主要原因是民工人数多,C对。铁路运输速度快,A错。春运压力指的是客运量大,B错。为了让人们早日回家,增加了车次,D错。 3.二战后,德国和沙特阿拉伯都吸引了大量移民。德国是因老龄化吸收移民,沙特阿拉伯是资源的大量开采吸收移民,A、B错。两国都是因经济发展需要,吸引移民,C对。沙特阿拉伯气候恶劣,全年炎热干燥,D错。 4.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这种现象反映出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的因素,C对。自然环境没有变化,不能反映环境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A错。与交通和通讯的发展、政治上的变革无关,B、D错。 5.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提高,人们改造环境的能力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逐步减弱,A、B错。但不是没有影响,仍是基础因素,D对,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2.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动机是

A. 政治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文化因素

 

查看答案

有关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由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    B. 西亚和北非吸引了大量外籍工人

C. 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D. 定居移民少,短期流动人口多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2亿。读图并分析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为

 

A. 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 从城市流向乡村

C.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D.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查看答案

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

B. 国内人口迁移,只是发生在一个国家内省与省之间的人口迁移

C. 外出旅游购物等发生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

D. 国内的人口迁移至由农村迁向城市的人口迁移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 美国遭受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导致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之间局势紧张,大批阿富汗平民穿越边境逃往邻国巴基斯坦

B. 由于X村的土地被Y城征并,X村村民户口改为Y城户口

C. 四川省某村民外出三年在珠海打工

D. 犯罪分子潜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