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 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 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

 

1.D 2.B 【解析】森林火灾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相同降雨条件下,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两次径流过程中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下渗。 1.森林火灾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相同降雨条件下,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两次径流过程中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B对。第6年时,植被已经恢复很多,流量峰值较小,A错。植被恢复,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小,C错。缺少植被阻挡,第1年的流速峰值大,D错。 2.火灾后,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弱,降水下渗的少,地表径流量大。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下渗,B对。蒸发、蒸腾对地表径流影响小,C错。地下径流也受下渗环节影响,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态浮岛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体,利用生态学原理,降解水中COD、氮、磷舍量的人工生态景观岛。下图为某地生态浮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生态浮岛结构中微生物土层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成土过程    B. 增强植物的吸水效果

C. 增强浮岛的稳定性能    D. 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

2.生态浮岛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 创造生物栖息环境    B. 利于城市内涝泄洪

C. 调节城市区域气候    D. 净化水质,美化环境

3.我国最适宜发展生态浮岛的季节是

A. 冬春季节    B. 春夏季节    C. 夏秋季节    D. 秋冬季节

 

查看答案

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分布的特征。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中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下图为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a处植被的作用与形成b处堆积物的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 增加湿度和径流;重力作用    B. 阻止冰川和固沙;冰川作用

C. 拦截径流和泥沙;流水作用    D. 减小风速和沙尘;风化作用

2.结合材料和图片,推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 湿润地区    B. 半湿润地区    C. 荒漠地区    D. 沿海地区

 

查看答案

读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植物生长量四要素随纬度分布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代号与各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A. ①—蒸发量    B. ②—降水量    C. ③—植物生长量    D. ④—气温

2.影响②曲线在纬度20°附近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植被    D. 土壤

 

查看答案

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500 m,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 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 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 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 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 土壤肥沃,多冻土,土层深厚

C.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D. 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 A 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是世界上 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 1981 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匐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 的宽度在 6 千米至 25 千米之间,平均谷深 1 600 米,谷底宽度 762 米。大峡谷岩石是一幅 地质画卷,由于人们从谷壁上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含有生物化石的地 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1)分析 A 地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2)比较 B、C 两地冬雨量的大小,并利用气压带、风带的知识说明原因。

(3)说出大峡谷两侧的主要岩石类型和大峡谷的成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