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攀枝花市等高线及气候资料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备注:①高山草甸 ②颛顼溶洞 ③...

读攀枝花市等高线及气候资料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备注:①高山草甸  ②颛顼溶洞 ③花舞人间 ④红格温泉

(1)指出图13所示攀枝花市周边旅游资源的类型,概括(或“在四地中任选其二概括”)景观形成的主要过程。

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攀枝花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纬度最北、海拔最高、品质最优、成熟最晚”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

(2)分析攀枝花芒果生产基地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

钒钛材料是稀有的战略物质,攀枝花利用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已经初步形成以攀钢为龙头,近百家企业参与的钒钛产业集群。2016年攀枝花提出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3)评价攀枝花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的条件。

尾矿是指在选矿中分选出的有用组分含量最低的部分。攀枝花在40多年矿产开采过程中通过在山谷建坝,形成多个尾矿库,其中马家田尾矿库就在“花舞人间”景区旁。

(4)指出该尾矿库可能产生的危害,并说明政府采取的措施。

 

(1)自然旅游资源 溶洞:浅海生物沉积、地壳运动抬升、流水溶蚀; 温泉:岩浆活动、地下水流经、温度升高; 花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温和、花卉四季常开; 草甸:海拔2000米以上,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北部山地阻挡冬季冷空气,冬春气温较高,热量满足芒果生长;海拔较高,旱季雨季分明,光照丰富、昼夜温差大;纬度较高,处于亚热带,成熟晚于热带地区。 (3)优势:钒钛资源丰富,水电站提供廉价能源,钒钛材料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基础雄厚,技术较为先进,政策支持; 劣势:地形复杂,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对外交通不便,大规模矿产开采易产生生态和环境问题。 (4)危害:该尾矿库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生洪水、泥石流、滑坡等,一旦垮坝将毁坏植被,摧毁农田、建筑,堵塞河道,尾矿库距离景区近,影响景区整体观赏效果。 措施: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固尾矿库大坝;选择合理地点进行搬迁。 【解析】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环境保护措施。 (1)读图可知,攀枝花市周边旅游资源的类型是自然旅游资源;图中①高山草甸 ②颛顼溶洞 ③花舞人间 ④红格温泉景观形成的主要过程任选其二概括。草甸形成过程是海拔2000米以上,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溶洞形成过程是浅海生物沉积、地壳运动抬升、流水溶蚀;花舞形成过程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温和、花卉四季常开;温泉形成过程是岩浆活动、地下水流经、温度升高。 (2)读图结合材料可知,攀枝花芒果生产基地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有北部山地阻挡冬季冷空气,冬春气温较高,热量满足芒果生长;海拔较高,旱季雨季分明,光照丰富、昼夜温差大;纬度较高,处于亚热带,成熟晚于热带地区等。 (3)读图结合材料可知,攀枝花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的条件从优势与劣势两大方面评价。优势有钒钛资源丰富,廉价水电能源,市场大,产业基础雄厚,技术较为先进,政策支持等;劣势有地形复杂,土地有限,交通不便,易产生生态和环境问题等。 (4)读材料可知,尾矿库可能产生的危害是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生洪水、泥石流、滑坡等,一旦垮坝将毁坏植被,摧毁农田、建筑,堵塞河道,尾矿库距离景区近,影响景区整体观赏效果。政府采取的措施有监测预警;加固尾矿库大坝;搬迁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工业化与城市化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读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1.在图4所示的因果关系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 新工业建立、人口迁入、对外贸易扩大、经济收入增加

B. 人口迁入、对外贸易扩大、经济收入增加、新工业建立

C. 对外贸易扩大、经济收入增加、新工业建立、人口迁入

D. 经济收入增加、新工业建立、人口迁入、对外贸易扩大

2.图中所示发展模式

A. 广泛分布于我国青藏地区    B. 产业全部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

C. 可能导致环境承载力提高    D. 决定因素是城市需临近国界线

 

查看答案

鲁文佐里山被称为“赤道雪山”,旅行者从山地东侧登山时发现,在1200到1500米高度草地“让位”于森林。近些年大片雨林被当地开发成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下图是非洲区域图及鲁文佐里山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

A. 维多利亚湖为非洲最大内流湖    B. 7-8月东非高原动物正向北迁徙

C. 瀑布的落差主要受径流量控制    D. 时令河丰水期时主要受信风影响

2.鲁文佐里山

A. 断裂抬升形成,东侧坡度和缓    B. 东西两侧山麓自然带相同

C. 山麓地带东坡降水明显多于西坡    D. 热量变化使得草地“让位”于森林

3.当地对热带雨林的开发,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③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加快赤道雪山冰川消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2017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

A. 西半球七级以上地震多于东半球    B. 乙地与丁地两次地震的烈度相同

C. 丙地发生地震时,当地高温少雨    D. 板块挤压导致丁地的破坏性地震

 

查看答案

201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该卫星轨道距地球700千米,140天左右观测范围覆盖全球,可以有效监测大气中CO2浓度,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依据。据此,回答.题。

1.碳卫星

A. 利用CO2吸收紫外线原理获取数据    B. 运行轨道在大气垂直分层的对流层

C. 观测精度远高于地面实际测量精度    D. 可获取全球大气碳含量的空间分布

2.CO2增多引起气候变化有关的是

A. 冷空气使南方首先出现降雪    B. 印度多地连续出现严重雾霾

C. 穿越北冰洋的航线顺利开通    D. 南极地区出现的臭氧层空

 

查看答案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河南登封市(34°N)附近观星台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证,这里现存有700年历史的“量天尺”(下图),用来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

A. 太阳直射点正向赤道移动    B. 泰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C. 地球接近公转轨道近日点    D.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2.二十四节气发源于中原,因为这里

A. 平原地势平坦,牧业发达    B. 气候四季分明,循环往复

C. 人口比较稀少,技术落后    D. 处于版图正中,影响较小

3.节气与我国习俗对应正确的是

A. 立春——河南打春牛、勤耕种    B. 立夏——吉林腌酸菜、储冬粮

C. 立秋——广东加棉衣、添厚袜    D. 立冬——西北日夜分、忙收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