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某国沿海地区及夏季某日气象资料统计图”。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该国东北部...

下图是“某国沿海地区及夏季某日气象资料统计图”。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该国东北部制造业由盛转衰,被工厂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从而成为“锈带”。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

A. 沿海深受寒流影响,降水少蒸发弱

B.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C. 所在三角洲地势低洼,湿地分布广

D. 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此时甲地

A. 受强烈的热带高气压影响

B. 城市应该启动防内涝预案

C. 受暖锋影响形成大量降水

D. 盛行西南风导致气温升高

3.“锈带”

A. 已成为世界微电子产业中心

B. 制造业的研发与生产部门多迁出

C. 青壮年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

D. 城市中心区大力兴建高档住宅区

 

1.C 2.B 3.C 【解析】 1.甲地位于墨西哥湾沿岸,深受暖流影响,降水多,蒸发强,A错。降水受季风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错。所在三角洲地势低洼,盐沼分布广,美国40%的盐沼位在这里,C对。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错。 2.此时甲地受飓风影响,受强烈的热带低气压影响,A错。飓风带来暴雨,城市应该启动防内涝预案,B对,C错。飓风的气流运动方向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辐合,该地夏季风是东南季风,与西南风无关,D错。 3.“锈带”指传统工业区已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A错。制造业的生产部门多迁出,东北部高校、科研机构多,研发部门没有迁出,B错。人口向南部、西部新兴工业区迁移,青壮年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C对。城市中心区人流量大,环境杂乱,不适宜兴建高档住宅区,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冰岛地裂缝景观,拍摄于北京时间2017年7月19日22时,拍摄地点大致位于北纬64°、西经21°附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拍摄时

A. 当地时间正值傍晚

B. 北京该日昼短夜长

C. 临近我国大暑节气

D. 地球运行至近日点

2.图中地裂缝

A. 大体呈东西向延伸

B. 两侧岩石来自地核

C. 处于板块消亡边界

D. 为地震形成的褶皱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加坡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地形单一,平均海拔不足15米,最长的河流不足16千米。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洪涝灾害频发。为此,从1970年开始,新加坡大规模地将天然河流系统(如加冷河)修建成混凝土河道和排水渠系统。但随着时代发展,混凝土河道已不能满足社会基础设施功能的需求。2006年,新加坡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将加冷河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和美丽的滨水环境。下图示意新加坡地理位置及加冷河修复前后景观。

(1)分析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2)说明将加冷河修建为混凝土河道对防御洪涝灾害的作用。

(3)说明将加冷河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和美丽的滨水环境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风沙流,对防治流沙扩张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某地区沙漠化严重,某科考队研究该地区的风沙流时发现:随着粒径的增大,沙粒运动方式依次为悬移、跃移和蠕移(下图);沙粒绝大部分集中在距沙床面10厘米的高度内,沙粒粒径及移动高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输沙量与风速、下垫面密切相关(下图)。该地区在机械固沙(采用麦草扎设草方格沙障)的基础上配合生物固沙(在草方格中种草),防治流沙扩张效果显著,距沙床面10厘米的高度内输沙量趋近于0。

(1)简述风速从16米/秒增至20米/秒时,该地区戈壁风沙流发生的变化。

(2)判断风速在16~20米/秒时,该地区戈壁0~10厘米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并说明理由。

(3)分析防治流沙扩张时种草比种树效果好的原因。

(4)该地区采用机械与生物固沙后输沙量锐减,简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等时间交通图集成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一般指从中心地出发,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到达的空间范围。读我国某城市市内交通1小时交通圈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该城市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最可能是

A. 地势崎岖    B. 河流穿城而过

C. 东南部为山地    D. 气候干旱

2.图示地区出现两块“时间飞地”,其成因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A. 地铁站    B. 大型商场

C. 汽车厂    D. 生态保护区

3.从方便工作和生活角度,该市未来兴建公租房应选择的方位是

A. 东南部    B. 西南部    C. 东北部    D. 西北部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86~2015年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河段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变化明显的湿地类型是

A. 坑塘、河流    B. 裸地、草地    C. 草地、河流    D. 撂荒地、坑塘

2.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说明

A. 湿地萎缩,气候变干热

B. 产业集聚,城镇化加快

C. 人口集聚,农业规模扩大

D.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