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一段国道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段国道能够 ①增加沿线...

下图是一段国道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段国道能够

①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

②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     

③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   

④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图示区域内

A. 地形复杂多样,风能资源丰富

B. 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

C. 南部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

D. 国道以西公路建设难度小,路网密度大

3.图中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将冬小麦与春玉米套种-在小麦播种时预留宽笼,春季在宽笼空地播种玉米。该做法比单种冬小麦

①缓解了地下水紧张状况,增强了农作物抗旱能力

②增强了冬小麦夏季的光合作用,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 

③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能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④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上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A 2.C 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和区域地理,交通运输的建设便于地区的联系,对地区的人流物流、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减轻交通压力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07国道沿线地区交通便利,利于商品的集散,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便于人们出行,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陇海铁路线与107国道线垂直,对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没有影响;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受铁路、高铁、河流和地形等多方面的影响,单一国道线不会造成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选择A。 2.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内位于为河北、河南和湖北省,该地区风能资源不丰富,A错;南部的湖北省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北部河北、河南省以旱地农业为主,小麦播种面积大,B错;南部降水多,北部降水少,南部湖北省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C对;国道以西地形多为高原山地,起伏加大,公路建设难度大,路网密度小,D错。 3.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能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上升;春玉米种植雨热同季,减少利用地下水,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农作物抗旱能力与农作物本身的习性有关;夏季冬小麦已经收割,不可能增强冬小麦夏季的光合作用,与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历史上,由于人地矛盾突出,福建沿海地区(图中阴影地区)在经历了的几次开发之后,风沙侵袭日益严重,当地居民饱受风沙之苦。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开始着力治理风沙,修复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沿海6市建成了一道从北到南、长达3000多公里的沿海防护林带,彻底解决了风沙之患。据最近一次统计,其中木麻黄面积超过2万公顷。木麻黄是一种生长迅速的常绿乔木,植株高大,根系深广、发达且有根瘤茵,喜炎热、耐干、耐湿、耐盐碱,适应性强。

分析福建省选择种植木麻黄治理风沙、修复生态环境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郊游获得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走近自然,走近田园,参与娱乐项目,来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济南的南部山区紧邻市区,是济南市区周末近郊游的理想地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众多,部分景区还开设了游客参与类项目。当地居民也开设了大量的农家乐场所。2016年济南市成立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下辖仲宫镇、柳埠镇、西营镇。南山管委会立足于保护泉水源地,建设济南后花园,逐步开始了对南部山区的统一规划、保护与开发。

分析南部山区发展近郊游的优势,以及南部山区管委会的成立对该地近郊游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学旅行小组7月选择右图中的“三江并流”保护区进行地理考察,考察中发现:崇山峻岭中,并肩奔腾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壮观的雪山冰川、险峻的丹霞峰丛和灿烂的喀斯特台地都在此“安家落户”,成为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

“三江并流”地区有10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然而好多的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荒凉一片。“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也是我国中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的重要宝库。

(1)简要说明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

(2)“三江并流”保护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地区,但好多的峡谷河畔却因干旱而荒凉一片。请运用地理学原理解释干热河谷形成的自然原因。

(3)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较多的原因。

(4)说明如何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三江并流”地区的脱贫致富。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我国在西电东送工程建设中使用的自主创新技术,特别适合远距离输电,具有容量大、损耗低、占地省、经济高效等优势。2017年12月,中巴联合建设的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工程投运。该工程是美洲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我国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该线路横跨四个州,穿越66个城市,输送距离达到2000多公里,将成为巴西电力输送的大动脉。下图是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线路示意图。

(1)根据中巴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供需现状,说明中巴电力合作建设美丽山输电工程的理由。

(2)与伊泰普水电站相比,从河流的水文特征角度分析美丽山水电站的优势。

(3)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推测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简述巴西从该项目建设中获得的利益。

 

查看答案

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和外围地区分布高度存在差异的现象。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的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图a)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比较图b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A. T>T    B. T<T    C. T=T    D. 无法判断

2.图乙中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地大气削弱作用较强    B. 甲地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多

C. 乙地大气保温作用较弱    D. 乙地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

3.下列有关研究团队考察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 由西向东林线高度呈先升后降趋势    B. 由西向东雪线高度呈先降后升趋势

C. 随海拔升高山坡两侧水汽交换减弱    D. 随海拔升高植被多样性呈增强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