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单位:百万吨)。 材...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单位:百万吨)。

材料二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过50 Mt以后,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就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100 Mt,国家就应该有包括外交、军事、经济在内的有力措施,来保证石油安全。

材料三 见下图。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是否存在石油安全问题,并说明原因。

(2)从能源开发利用角度,简述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

 

(1)存在石油安全问题。一是我国石油进口量所占的比重大,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强;二是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并依靠海运,一旦该地区或海上运输发生问题,我国的石油供给将受到严重威胁。 (2)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燃料利用率;加大勘探力度,努力开发本国油气资源;拓宽石油进口渠道;增加石油战略储备。 【解析】(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国内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强;材料二显示石油进口量过大,石油安全受威胁;材料三显示我国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并依靠海运,中东地区局势动荡,海上运输受天气以及海盗等影响,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从而影响我国的石油供给。 (2)为保障我国石油安全,在能源开发利用角度应遵循“开源节流”的思路。“开源”包括:①加大勘探力度,努力开发本国油气资源;②拓宽石油进口渠道;③增加石油战略储备。“节流”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其次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燃料利用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不同年份耕地面积统计表(单位:×103 hm2)。

材料二 我国每年因灾害毁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各省。灾毁耕地严重的省份也是开荒面积最多的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5。

(1)据统计,2005年我国东部耕地减少面积约占全国耕地年内减少面积的2/3。导致这一结果的前两位原因A、B分别是什么?针对耕地资源锐减的突出问题,东部地区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煤炭开采方法主要由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下图为我国北方某煤炭开采区土地复垦示意图。

(1)简述煤炭开采区若不重视土地复垦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图示地区土地复垦所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读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的1950~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该湖区1950~2013年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

(2)简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邻近地区产生的环境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指出,我们国家目前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能源作为主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但是也要认识到,不合理、大规模粗放利用煤炭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材料二 下图为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图。

(1)①~⑥表示煤炭开发利用中对环境造成的主要不良影响,请选择填空。

①太阳辐射增强 ②地面塌陷 ③臭氧层空洞

④酸雨 ⑤全球气候变暖 ⑥引发滑坡、崩塌

A. ________    B. ________    C. ________    D. ________

(2)煤炭利用过程中,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

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 能耗变化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1.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基本特征是(  )

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 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B. 工业企业节能改造严重滞后

C. 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

D. 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