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破坏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1.B 2.C 3.D 【解析】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B对。降水转化为地下水少,A错。降水变率变化不大,C错。河道淤积不是径流量波动强烈的原因,D错。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变化不明显, ①错。坡面径流减少,②错。蒸发(腾)量增加,③对。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④对。C对,A、B、D错。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地下径流顺着岩层倾斜方向,汇入乙河。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加,植被涵养水源,总量减少,D对。A、B、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材料二 2013年1月,我国东北平原的三江湿地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入世界保护区行列。

(1)图示环节表示海陆间循环的是______表示陆地内循环的是_____。

(2)过程a在一年之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有可能是(  )

A.中国  B.秘鲁

C.埃及  D.英国

(3)列举水循环对图示地区的影响。

(4)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三江湿地的成因。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3)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地表水分蒸发与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统称为蒸散,潜在蒸散量是实际蒸散量的理论上限。读全国及十大流域全年和四季潜在蒸散量多年平均直方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的潜在蒸散量自南向北递减

B. 我国的潜在蒸散量自东向西递减

C. 西南诸河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D. 西北诸河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2.各流域潜在蒸散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量

C. 河流径流量    D. 植被类型

3.西北诸河的潜在蒸散量远大于实际蒸散量,主要原因是(  )

A. 植被覆盖率低    B. 均为内流河

C. 河流结冰期长    D. 地表水缺乏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河流和湖泊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  )

A. 高山冰雪融水    B. 大气降水

C. 地下水    D. 冰川融水

2.图中所示的湖泊,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

A. 海上内循环    B. 陆上内循环

C. 海陆间循环    D. 大气循环

 

查看答案

下图为距今2万~1.5万年前(属新生代)亚洲东部海岸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期,全球气候正处于(  )

A. 地质时期的寒冷期    B. 历史时期的温暖期

C. 地质时期的温暖期    D. 历史时期的寒冷期

2.与现在相比,该时期(  )

A. 全球各地降水较多

B. 全球海平面普遍升高

C. 温带作物北界偏北

D. 山地雪线海拔降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