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图a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b为黄土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图a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b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1: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

方案2:以植树造林为治理侵蚀的主要措施;并与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1)简述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据图说明土壤侵蚀强度与植被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系。

(3)请你在图示甲、乙两地中任选一地,选择治理该地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并阐明选择该措施的理由。

 

(1)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原因: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 (2)年降水量小于300 mm时,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土壤侵蚀强度较弱;年降水量为300~450 mm时,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壤侵蚀强度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为450~600 mm时,植被覆盖率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年降水量的增加(或植被覆盖率的增大)而迅速减弱;年降水量大于600 mm时,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较弱且变化不大。 (3)甲地:方案2。理由:甲地年降水量超过450 mm,提高植被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年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或乙地:方案1。理由:乙地年降水量为300~450 mm,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年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 【解析】整体分析:根据降水量线,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土壤侵蚀强度与植被覆盖率及年降水量的关系比较复杂,需要分段说明。甲地年降水量超过450 mm,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采用造林方法。乙地年降水量较小,不适宜采用造林方法。 (1)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因为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 (2)根据图中数值,土壤侵蚀强度与植被覆盖率及年降水量的关系比较复杂,需要分段说明。年降水量小于300 mm时,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土壤侵蚀强度较弱。年降水量为300~450 mm时,属于半干旱区,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壤侵蚀强度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为450~600 mm时,为半湿润区,植被覆盖率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年降水量的增加、植被覆盖率的增大而迅速减弱。年降水量大于600 mm时,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较弱,且变化不大。 (3)根据等降水量线,甲地年降水量超过450 mm,提高植被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年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所以在甲地采用方案2。 乙地年降水量为300~450 mm,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植被覆盖率低,应以工程措施为主。年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不适宜造林。所以在乙地采用方案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沙雅县(如下图),地域辽阔,面积约3.2万平方千米。塔里木河自西向东在沙雅县中部偏北横贯全县,将本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渭干河冲积扇平原和塔里木河河谷平原,是沙雅县农业及人口聚居的地方,约占总面积的19.6%;南部为沙漠,约占总面积的80.4%。沙雅县境内塔里木河两岸保存有最完好的、世界最大的“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的沙漠英雄树——胡杨林,如今正面临面积锐减、碎片化趋势严重和质量下降等问题(见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表 1989~2009年沙雅县胡杨林面积变化

年份

  面积/km2 

斑块数量/个

斑块平均面积/km2

1989

2230

151

14.77

2009

1833

132

13.89

 

(1)指出导致1989~2009年沙雅县胡杨林面积减小、碎片化严重及质量下降的原因。

(2)分析沙雅县分布并保存有最完好的、世界最大的胡杨林的原因。

(3)简述近几十年来沙雅县的灾情变化。

(4)你是否赞同该县实施退耕扩林,解决日益凸显的荒漠化问题?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读我国部分区域干燥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甲处干燥度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

B. 气温

C. 地形

D. 降水

2.图中乙区域土地利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  )

①土地荒漠化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   ③水土流失   ④土壤板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关于该区域干燥度分布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沿40°N纬线由西向东气候干燥程度逐渐升高

B. 乙处比丙处干燥度变化慢

C. 本区域干燥度自南向北递增

D. 影响该区域干燥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查看答案

读1960~1990年渭河下游河槽内泥沙累计冲刷和淤积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渭河干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集中在(  )

A. 1~3月    B. 4~6月

C. 7~9月    D. 10~12月

2.一年中渭河下游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  )

A. 汛期变快    B. 全年都快

C. 全年变化不大    D. 枯水期变快

3.导致泥沙在渭河加速淤积的人类活动是(  )

A. 上游植树造林    B. 上游水土保持

C. 下游修建水库    D. 下游疏通河道

 

查看答案

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的气温与裸地的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单位:℃)变化如下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

差值

0.13

0.10

0.18

-0.16

-0.13

-0.25

-0.43

-0.40

-0.20

-0.10

0.11

0.22

 

 

1.探究结果表明(  )

A. 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 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C. 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 林地的年均温比裸地低

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⑤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京市泥石流危害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达    (  )

A. 49    B. 99

C. 149    D. 199

2.依据泥石流的发生条件,推测乙地区    (  )

A. 地势平坦,降水丰富

B. 地势陡峻,降水丰富

C. 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D. 地势平坦,植被稀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