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 8000    B. 10000    C. 6000    D. 4500

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a<b<c    B. c<b<a    C. b<a<c    D. a<c<b

3.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虽然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

A. 气候适宜    B. 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

C. 少自然灾害    D. 人口素质较高

 

1.D 2.C 3.B 【解析】 1.木桶的“短板效应”: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资源是决定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而一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由当地最短缺的资源决定,由此判断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4500,故答案选D项。 2.明确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的差异。人口容量是在一定的资源和经济条件下,一地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16亿);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等的前提下,一地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大约8—9亿)。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超过了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但未超过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关系正确的是C项。 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自然资源、对外开放程度、人类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是发达国家,虽然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对外开放程度高、科技水平高、进口资源发展生产,人口的合理容量高。故答案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中国15-64岁人口比重增长率(2006-2014年)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近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一直维持低增长的原因是(     )

A. 少年儿童比重持续增加    B. 劳动人口的死亡率增高

C. 人口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D. 老年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2.据图预测,2015-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  

A. 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B.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C. 阻碍产业转型升级    D. 人口总数减少

 

查看答案

“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下图中上海市Q区是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Q区20022012年外来人员平均每年增加约 (   

A. 5万人    B. 10万人    C. 15万人    D. 20万人

2.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   

A. 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B. 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

C. 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    D. 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

3.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户籍人口 (    )

A. 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    B. 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C. 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 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 粤、豫、黔、沪    B. 豫、黔、粤、沪

C. 沪、黔、粤、豫    D. 黔、豫、粤、沪

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 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 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C. 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D. 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查看答案

读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 人口老龄化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婚姻、家庭因素

2.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

A. 甲、丙    B. 甲、乙    C. 乙、丙    D. 乙、丁

 

查看答案

下列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经济发展--儿童抚养比下降--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

B. 社会经济发展--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

C. 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

D. 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上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