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各年龄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各年龄段人口增长百分比。

材料二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三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各年龄段人口变化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3)据材料三,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人口迁移会带来哪些影响?

 

 

 

(4)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原因主要有哪些?

 

(1)后备劳动力资源不足;目前就业压力大;养老负担重。 (2)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3)南部沿海地区 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任答两点)。 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4)增多 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及影响。 (1)表中数据显示,0-14岁人口比重下降,反映后备劳动力资源不足;15-64岁人口比重增加明显,反映目前就业压力大;65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老年人口增多,会加重养老负担。 (2)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持续增长,流动人口数量大,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3)南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大,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大量涌入对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4)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主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带动了劳动力转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某国的主要农业区,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

A.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度高    B. 商品率低

C. 科技水平低    D. 专业化程度低

2.关于图示区域农产品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小麦    B. ----春小麦    C. ----玉米    D. ----羊毛

 

查看答案

下图为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及其农业生产结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的农业类型是(     )

A. 种植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混合农业

2.该地农业发展最主要的限制性条件和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A. 热量不足---发展温室大棚    B. 地形起伏大----修筑梯田

C. 水源不足---跨区域调水    D. 交通不便---修建公路

 

查看答案

江南丘陵的红壤是我国最贫瘠的土壤之一,下列对红壤改造的措施错误的是(     )

A. 加大灌溉力度    B. 增施有机肥    C. 加熟石灰    D. 掺细沙

 

查看答案

近年来,灵宝很多地区大力发展种植樱桃,种植面积一再扩大,特别是市郊及主要村镇公路旁出现了许多樱桃采摘园,供人们采摘游玩,成为灵宝及周边城镇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既减少了农户采摘成本,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樱桃种植面积一再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肥沃    B.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C. 市场需求的增加    D. 劳动力的增加

2.推动周边城镇人们来灵宝采摘樱桃的主要原因是(    )

A. 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B. 樱桃种植面积的扩大

C. 樱桃品种繁多    D. 交通运输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读“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水量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区            (    )

A. 地下水位上升    B. 径流总量减小    C. 降水量减小    D. 蒸发量减少

2.北京市中心区地表径流多于郊区平原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活用水量增加    B. 降水的下渗量减少

C. 植被覆盖率增加    D. 城市热岛效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