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

读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3)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地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请予以说明。

 

(1)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暖流经过;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地处迎风坡);海拔比乙地低。(或乙地沿岸有寒流经过;为离岸风;海拔比甲地高。) (2)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海岸线较平直或沿海分布狭窄平原 (3)两片沼泽之间地势较高;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 【解析】试题分析: (1)甲乙两地分别位于陆地的东西岸,图示季节是七月,盛行东南风,甲地是迎风坡降水丰富、乙地是背风坡降水少;位于低纬度地区,影响甲地的是暖流,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影响乙地的是寒流,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结合等高线地形图,甲地海拔低气温较高,乙地海拔高气温较低。 (2)图中回归线以南的区域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起伏小;海拔在1000米以上可以判断为高原;海岸线平直。 (3)R区域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分离或聚合的变化现象,而R区域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沼泽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导致沼泽水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另外一个条件就是两片沼泽中间地势应该高,否则不能出现分合的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直布罗陀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乙两地区附近板块界线的类型及其地质活动的特点。

(2)简述甲、乙两海峡附近区域的气候特征。

(3)甲、乙两海峡沿岸地区主要的农产品分别有哪些?

(4)1月,一艘由甲海峡开往乙海峡的轮船,经过甲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乙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

A. 5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查看答案

下图是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 地形均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

C. 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

D. 气候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2.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

B. 现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

C. 河流均源自中国,注入阿拉伯海

D. 扼亚澳之间的过渡地带

 

查看答案

11月22日至28日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简称阿联酋)的“国家创新周”。阿联酋一直以来以产油著称,政府在大力发展石化工业的同时,非常注重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阿联酋在创新型经济体排行中,位列阿拉伯国家第一位,被誉为中东地区经济的“发动机”,下图为阿联酋和以色列所在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阿联酋被誉为中东地区经济的“发动机”的主要原因是(  )

A. 石油资源丰富,向世界能源市场提供大量能源

B. 地理位置优越,国家实力雄厚

C.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了经济发展

D. 国内市场广阔,在中东地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2.与以色列相比,阿联酋农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是(  )

A. 热量    B. 技术    C. 水源    D. 地形

 

查看答案

“烧芭”属于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农耕方式,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长达数月的林火引发烟霾严重影响本国和邻国的空气质量。下左图示意印度尼西亚及其周边国家,右图为印度尼西亚烧芭新闻截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印尼烧荒,‘呛伤’新加坡”、“印尼烧芭,霾锁南洋”这样的新闻头条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 12 月~次年2 月    B. 4~5 月    C. 6~7 月    D. 10~11 月

2.下列关于印度尼西亚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国河流众多而短小    B. 是世界上锋面雨最多的地区之一

C. 主要经济作物为亚麻    D. 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北半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