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6年3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华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6年3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9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7亿人。

材料二 2000~2010年上海和全国人口增长率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示意图。

(1)指出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2)简述上海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的原因,并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有利影响。

(3)结合材料二分析目前上海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并分析该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

 

(1)地区间经济收入的差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国家户籍管理制度的放开。(任答两条即可) (2)原因:人口大量迁入。有利影响:提供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任答两条即可) (3)问题:人口老龄化加剧。影响:青壮年及社会的养老负担加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和人口迁移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口问题。 (1)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以及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使得我国人口主要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2)从“2000~2010年全国和上海人口增长幅度对比”图可以看出:全国人口增长幅度为5.84%,上海为37.53%,上海市人口增长的幅度明显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使上海人口总数急剧增长,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上海本地人口增长过快,而是由于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到上海打工,这可以为上海市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上海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这会对上海住房、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和环境等造成重大影响。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的老年人口比重高于全国,且增长幅度大,说明其人口老龄化严重,会加重养老负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作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下题。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

A. 珠江三角洲    B. 柴达木盆地    C. 藏南谷地    D. 渭河平原

 

查看答案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温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

A. 3~4月    B. 7~8月

C. 9~10月    D. 12月~次年1月

 

查看答案

天然橡胶传统种植区在10°S~17°N,但我国现在已将其推广至25°N以南地区。我国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年高温多雨    B. 劳动力成本低    C. 科技发展    D. 市场需求

 

查看答案

读下面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86%

14%

20%

45%

55%

90%

8%

92%

89%

 

 

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种植园农业

2.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  )

A. 刚果盆地    B. 四川盆地    C. 大自流盆地    D. 墨累—达令盆地

3.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 提高机械化水平    B. 充分利用水资源

C.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 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查看答案

株洲有“被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是中国中南部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读株洲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现在(  )

A. 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沿铁路延伸

B. 城市的空间形态沿垂直于铁路延伸的方向延伸

C. 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D. 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沿河流延伸

2.株洲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    B. 交通方式和线路发生了变化

C. 国家城市发展的政策发生改变    D. 当地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