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发展能源甘蔗品种、开发利用燃料乙醇是解决未来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战略途径之一,近年...

发展能源甘蔗品种、开发利用燃料乙醇是解决未来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战略途径之一,近年来广西大力推广能源甘蔗品种,不断提高甘蔗商品率。下图为“广西甘蔗气候区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广西甘蔗气候区划的主要因素是(  )

A. 风力    B. 水分    C. 光照    D. 热量

2.广西大力推广能源甘蔗品种的现实意义是(  )

A. 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B.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 降低土地复种指数    D. 提高蔗糖产量

 

1.D 2.B 【解析】 1. 2.该题主要考查能源问题以及影响。由材料可知,发展能源甘蔗品种、开发利用燃料乙醇是解决未来能源安全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物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能源甘蔗品种,可以通过发电 和生产乙醇,把蔗糖厂转变成生物能源厂,可以改善区域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进而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B正确;生物能源的增加可以减少煤炭的使用,进而减少北煤南运的运输量,间接地可以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但不是直接影响,A错误;土地的复种指数与该地的热量有关,甘蔗的种植无关,C错误;能源甘蔗的种植主要目的是用来生产生物能源的,蔗糖是其副产品,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干旱地区的内陆湖泊,伊犁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该河流海拔531米~6038米。据统计,伊犁河每年汛期内洪峰和洪量相对平稳,但偶见小范围洪水发生,下图为“巴尔喀什湖的年平均水位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湖泊水位变化与降水量变化无关    B. 湖泊水位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关

C. 20世纪80年代后水位持续下降    D. 19世纪80年代后水位持续上升

2.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变化导致(  )

A. 气候趋于干旱    B. 冰川面积缩小    C. 河流水量减少    D. 水循环受影响

3.有关伊犁河洪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5000米以上是洪水多发地带    B. 洪水发生在12月至次年2月

C. 大气降水可能是洪水的最主要水源    D. 河流落差大是洪水形成的主要诱因

 

查看答案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与五国接壤,有6个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喀什铁路将喀什和南疆主要县市连接(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深圳相比,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是(  )

A. 陆上邻国多,利于边境贸易    B. 交通通达度好

C. 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D.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

2.喀什铁路沿线的城镇主要分布于(  )

A. 河流下游    B. 沙漠地区

C. 高山雪线附近    D. 绿洲地带

3.下列说法属于喀什铁路产生的影响的是(  )

A. 利于承接中亚的产业转移    B. 加快特色农业和采矿业的发展

C. 和田成为新疆的核心城市    D. 餐饮、家电等营业额下降

 

查看答案

互花米草是一种适应海滩潮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植物。由于互花米草植株高密、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在海滩潮间带可以形成强固的草滩。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下图示意崇明岛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泥沙淤积    B. 形成沿海草滩

C. 增加植株密度    D. 保护海岸滩地

2.引种后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并成为优势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互花米草根系发达    B. 东滩生长环境优越

C. 东滩沙性土质肥沃    D. 互花米草植株高大

3.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给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 潮间带植被增加    B. 东滩面积不断扩大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海浪侵蚀海滩减弱

 

查看答案

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读“中国部分区域干燥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推测干燥度是指( )

A. 降水量与实际蒸发量之比

B. 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之比

C. 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D. 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2.关于该区域干燥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等值线弯曲的原因是位于山地背风坡    B. 乙处比丙处干燥度变化慢

C. 本区域干燥度分布的基本特点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D. 影响该区域干燥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 回答图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 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简要分析其原因。

(2)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3)P大陆自然带分布呈半环状分布规律,试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分析其成因。

(4)Q地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