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总人口约14.6万,人口密度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总人口约14.6万,人口密度为12.2人/平方千米。墨脱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境内四季如春,气候条件优良,种植的水稻品质极好,被誉为“西藏的江南”。下图为我国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分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说明墨脱水稻品质极优的自然条件。

 

 

 

 

(3)分析墨脱被誉为“西藏的江南”的原因。

 

(1)高寒地区,地形闭塞,人口稀少(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 (2)海拔高,夏季气温较低,作物生长期长;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优良。 (3)纬度较低,位于河谷,海拔较低,冬季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年均温较高;夏季印度洋西南风沿峡谷深入,湿润多雨。 【解析】试题分析: (1)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主要从人类活动角度考虑。由于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所以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不很密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小,环境质量优良。 (2)墨脱水稻品质极优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农业区位因素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该地海拔高,夏季气温较低,作物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多;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农业残留少,品质好;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自然环境优良等都导致当地水稻品质优良。 (3)墨脱被誉为“西藏的江南”的气候原因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分析。读图可知,墨脱纬度较低,且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海拔较低,高原面上的大气环流形式对谷底气温影响小,所以气温相对较高。同时,从降水来看,该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所以被誉为“西藏江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晴隆县是贵州典型的石漠化地区,这里沟壑纵横,山上石头与野草伴生,几乎没有高大乔木,复杂的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材料二 下图为晴隆县地形图。

(1)简述晴隆县自然地理特征。

 

 

 

 

(2)说明导致晴隆县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

 

 

 

 

 

 

(3)为加快该县脱贫致富步伐,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读“我国西北、华北局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图中a、b等值线的数值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简述黄河兰州—河口段径流量变化特点及其成因。

 

 

 

 

 

 

 

 

(3)分析河口—郑州段黄河支流密度很大,而郑州东侧黄河支流很少的原因。

 

查看答案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5%,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成为“疆煤东运”的破题之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疆煤东运”的地理背景是(  )

A.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

B. 新疆地区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煤炭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C. 东部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相对充足

D. 我国中东部煤炭资源还有很大开采潜力

2.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有(  )

A. 缓解东部用能紧张    B. 减小环境污染

C. 阻碍东部经济发展    D. 缓解交通压力

 

查看答案

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

A. 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

B. 植被覆盖率低

C. 地壳活动更活跃

D. 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

2.C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道弯曲,支流多

B. 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

C. 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D. 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

 

查看答案

发展能源甘蔗品种、开发利用燃料乙醇是解决未来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战略途径之一,近年来广西大力推广能源甘蔗品种,不断提高甘蔗商品率。下图为“广西甘蔗气候区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广西甘蔗气候区划的主要因素是(  )

A. 风力    B. 水分    C. 光照    D. 热量

2.广西大力推广能源甘蔗品种的现实意义是(  )

A. 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B.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 降低土地复种指数    D. 提高蔗糖产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