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 87.5°E),据此回答下题。
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
A. 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地垂直地域分异
D. 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回答下题。
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
A. 8小时21分 B. 9小时9分
C. 10小时42分 D. 11小时22分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 b表示风力沉积作用
C. 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 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下图中K为晨昏线,Q为经线,R为Q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下题。
当Q、K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 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 R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 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
A. 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 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 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 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题。
造成④处易成谷地的内因是( )
A. 岩石坚硬 B. 挤压力大
C. 张力影响 D. 侵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