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北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北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丁→甲

2.北半球某地点在下列两个节气时昼长相加最接近24小时的是(  )

A. 小满和大暑    B. 处暑和霜降

C. 小雪和大寒    D. 立春和惊蛰

 

1.C 2.B 【解析】试题分析: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校在操场积雪融化期间,测得的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图中时间均为地方时)。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图示测量日期最接近的是(  )

A. 12月22日    B. 6月22日

C. 3月21日    D. 9月23日

2.上述测量结束后一个月内,该旗杆正午的影长将(  )

A. 逐渐变长    B. 逐渐变短

C. 先变短后变长    D. 先变长后变短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日我国两地昼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若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位于乙地的(  )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

2.若乙地日出时刻是北京时间8:00,则该地可能位于(  )

A. 青藏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四川盆地    D. 华北平原

 

查看答案

读“经纬网示意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均相距45°,虚线代表晨昏线,图中日期为7日,其余地区日期不同,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时间为(  )

A. 9时    B. 12时    C. 21时    D. 15时

2.北京时间可能为(  )

A. 1月7日4时    B. 1月8日11时    C. 7月7日11时    D. 7月8日4时

 

查看答案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    B. 地形    C. 大气环流    D. 洋流

2.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海拔大致相同。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甲、乙两岛居民看到日落时刻差异的因素有(  )

A. 经纬度位置    B. 海拔高度

C. 海陆位置    D. 当地人的作息时间

2.下列关于甲、乙两岛还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转速度甲地>乙地

B. 甲岛的年降水量应该比乙岛大

C. 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甲地>乙地

D. 一年中,乙岛的昼长一定比甲岛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