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化进程曲线的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国人口数...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化进程曲线的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A.     B.     C.     D.

2.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     B.     C.     D. 甲和乙

3.冬季牡丹催花需要从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进行精确控制。影响催花牡丹“花随人意应时开”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    B. 土壤    C. 技术    D. 市场

 

1.D 2.C 3.C 【解析】考查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 1.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人口数量就会不断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图示④之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故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则人口数量达到顶峰,而④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说明人口数量开始减少,故④时期人口数量达到顶峰。故选D。 2.图示该国目前的人口增长率约为0或负增长,故判断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应处于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对应图中丙阶段。故选C。 3.题干中提到“牡丹花催花需要从问题、湿度、光照等方面精确控制”,由此可见,影响牡丹花催花的最主要因素是技术条件,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人多力量大到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政策,2013年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三次转变。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老龄化严重    B. 劳动力严重不足

C. 育龄妇女人数少    D. 生育观念的改变

2.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 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C. 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    D. 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

3.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十年内,我国(     

A. 总抚养比不断增长    B. 劳动人口比重在上升

C. 劳动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D. 老年人口抚养比在下降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回答下列各题。

1.该市重工业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 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B. 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

C.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3.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的唐人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历史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知名度因素    D. 种族宗教因素

 

查看答案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A. 1970年前后    B. 1990年前后    C. 2010年前后    D. 2030年前后

2.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A. 20年左右    B. 40年左右    C. 60年左右    D. 80年左右

3.“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 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B. 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C. 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D. 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

 

查看答案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l00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正常情况下保持在103-107之间。下图为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因素有(     

①教育程度②自然环境③人口政策 ④经济水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A. 国防    B. 社会稳定    C. 人口再生产    D. 城市化

 

查看答案

【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历经50年论证与规划, 11年攻坚克难,2013年12月10日东线一期工程如期完成首次通水;12月25日中线干线主体工程完工,为2014年汛后通水打下坚实基础。南水北调,这一跨越半个世纪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该工程被称为优化中国水资源配置的生命线,使1.1亿多人直接受益,每年增加经济效益560亿元。

材料二:上图为“南水北调”线路分布图,中图为东中线输水干线剖面示意图,下图为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1978-2009)。

材料三:华北地区十年九旱,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全国之首。

 

 

            

(1)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与东线相比,中线的优缺点。

(2)根据下图,归纳北京产业结构的变化,说明缺水的原因。

(3)解释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4)说明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