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 欧洲西部    B. 非洲南部    C. 中国西北    D. 马来群岛

2.“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

A. 位于赤道无风带    B. 雨、烟受重力作用

C. 地转偏向力为零    D. 受人为因素干扰

3.推测“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处赤道,太阳高度较大    B. 地处热带,全年气候炎热

C. 地处雨林,土壤比较贫瘠    D. 地处低纬,没有四季变化

 

1.D 2.A 3.B 【解析】 1.由题干材料“没有季节之流转”可知,该地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分布有植被、山地,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所以不会出现“烟缕垂直地升起”,故A错误;非洲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有明显的四季更替,故B错误;中国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植被稀少,故C错误;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四季更替,植被覆盖率高,所以D项正确。 2. 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地处低纬度。赤道无风带是指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这里太阳终年近乎直射,是地表年平均气温最高地带。由于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多对流雨,风速微弱。故A项正确。 3.由题干材料“没有季节之流转”可知,说明该地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故A错;地处热带,全年气候炎热,没有明显的四季更替,故B正确;土壤肥力对季节更替无影响,故C错;低纬度范围为0-30°之间,包括热带和部分亚热带,而亚热带存在较明显的季节更替,故D错,所以该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奎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向北流入艾比湖,全长220千米。近年来,冰川加速消融对该流域水资源产生重要影响。下面左图为奎屯河流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示意1964—2015年奎屯河流域冰川面积与储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为提高研究精度,需对卫星图像中的冰川部分进行锐化增强、叠加影像以及目视解译等一系列处理。这些处理需要借助

A. RS    B. GPS    C. GIS    D. AI(人工智能)技术

2.山地降水是奎屯河补给源之一,其水汽主要是来自

①北冰洋  ②印度洋  ③太平洋  ④大西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3.推测1964—2015年期间,奎屯河流域

A. 年均降水量增加    B. 上游山区雪线上升

C. 年入湖水量增加    D. 艾比湖的盐度下降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中纬度某山峰附近情况,图中①地和③地气温相同,该山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④三地中,气温分布正确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④>②    C. ④>②>①    D. ④>①>②

2.根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该山

A. 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迎风坡

B. 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背风坡

C. 位于南半球,且位于迎风坡

D. 位于南半球,且位于背风坡

3.该山南坡植被生长较北坡差的原因是因为南坡

A. 降水量小    B. 坡度较陡    C. 蒸发量大    D. 土壤贫瘠

 

查看答案

“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内陆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运公司。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天津港不断优化海陆双向物流网络布局。近年来,天津港陆续在内陆腹地辟建了25个“无水港”,完善港口与内陆的运输通道,实现内陆地区与国际航远的贯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无水港”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 高铁运输快速发展    B. 海运速度不断加快

C. 河海联运逐步实现    D. 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

2.天津港在内地大力发展“无水港”业务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运输成本    B. 减轻港口负担

C. 扩大港口腹地    D. 节约运输时间

 

查看答案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最初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发明的。下表为二十四节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惊蛰和霜降节气与我国黑龙江省实际物候相比

A. 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错后    B. 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错后

C. 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提前    D. 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提前

2.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地高压不断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显著

B. 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

C. 此季节多气旋活动,云雨天气多,使气温不断降低

D. 冬季风增强,冷空气分批南下,带来多次降温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男士度假时在当地正午前后拍摄的照片,照片上显示的时间为北京时间(提示:一般成年人的身高是脚长的7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

A. 30°    B. 45°    C. 60°    D. 90°

2.该男士度假的地点可能位于

A. 大洋洲北部地区    B. 北美洲的西海岸

C. 非洲中部刚果盆地    D. 亚洲较低纬度地区

3.此时,度假地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 飓风多发,暴雨成灾    B. 盛行西北风,天气晴朗

C. 日影达一年中最长的一天    D. 附近大洋洋流逆时针流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