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剑麻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其价值在于叶子中的剑麻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剑麻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其价值在于叶子中的剑麻纤维,是船缆绳、麻袋、地毡等的原料。近年来,剑麻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如高层电梯所用钢丝绳的内芯、不锈钢抛光布原材料等。

19世纪末,德国殖民者把剑麻从巴西带到坦桑尼亚,因气候条件无与伦比,坦桑尼亚很快便享有了“剑麻王国”的美誉。坦桑尼亚南部地区因为德国人修的铁路,成为剑麻主产区。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垦集团(下称“中农垦”)开始在非洲投资农场。1999年,由于看好剑麻的市场前景,又有种植剑麻的技术支撑(中农垦的关联企业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都有剑麻种植的经验),加上中国进出口银行(下称“进出口银行”)的支持,中农垦开始在海外寻找合适的农场以种植剑麻,而“剑麻王国”坦桑尼亚是首选之地。

材料二 下图示意坦桑尼亚纺织作物分布。

(1)分析坦桑尼亚适合种植剑麻的气候条件。

(2)说明坦桑尼亚享有“剑麻王国”美誉的原因。

(3)评价中农垦在坦桑尼亚种植剑麻的社会经济条件。

(4)有人建议坦桑尼亚应加强自身经济建设,降低国外企业投资的比重,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1)全年高温,热量条件优越;光照充足,雨季降水丰富 (2)德国殖民者把剑麻从巴西带到坦桑尼亚;气候条件适宜剑麻种植;德国人修建了铁路,利于剑麻的出口;扩大了剑麻种植的规模,提高了当地剑麻种植的知名度 (3)有利条件:坦桑尼亚剑麻种植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土地成本低;劳动力价格低;国家政策的支持;有雄厚资金支持;种植区有公路、铁路与港口连接,便于出口,不利条件:经济基础差,当地消费市场小;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4)赞同。理由:加强自身经济建设,利于发展民族经济;有利于摆脱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依赖或不赞同。理由:国外企业投资有利于提高本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扩大就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中坦桑尼亚生长剑麻气候条件“无与伦比”可以推知,坦桑尼亚的高温、光照强、某些季节降水多非常适合剑麻生长。 (2)该地适宜剑麻生长因而成为世界剑麻主产区,铁路的修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剑麻的出口,进而扩大了该地剑麻的世界影响力。 (3)要考虑坦桑尼亚剑麻种植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同时也要考虑中农垦自身优势和国家政策支持等。 (4)赞同的话,考虑对民族经济独立发展的积极意义;不赞同的话,要考虑这么做不利于提高本国技术水平,提高就业,进行国际合作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7月20日9时11分,日本福岛县及宫城县发生里氏5.6级地震,此次地震震源位于日本福岛县近海,震源深度40公里,未引发海啸。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读下图,回答4~5题。

1.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少,主要原因是(  )

A. 震级较小    B. 震中距离陆地远

C. 防震水平高    D. 人口密度小

2.假如地震发生后发生海啸,位于福岛县太平洋沿岸甲地的3名游客听到海啸预警后立即撤离。下图所示四条紧急撤离路线中,最安全的是(  )

A. 沿路线①驾车快速撤离    B. 沿路线②撤往该区域最高点

C. 沿路线③顺河谷而上    D. 沿路线④撤往高处

 

查看答案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________________处,水深大于5m的是________________处。

(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

(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________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属于________指向型工业。试分析回答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图中乙处为以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运输便利  D.科技发达

(3)该城市计划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选在①②③哪处更好?并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0月25日,严重的雾霾天气袭击吉林省长春市。当地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曾一度逼近“爆表”,“烧荒”不断使空气质量下降,秋收接近尾声,农民焚烧秸秆与严重雾霾有着直接关系。据统计,吉林全省玉米秸秆量大约4千万吨,其中约25%将被焚烧,烧荒对于吉林省的黑土地来说是一种有机质浪费,不利于黑土保护。

材料二 从2014年10月20日—26日全国秸秆焚烧火点分布情况看,火点数排前7位的省区如下表所示。

(1)简述焚烧秸秆对雾霾天气的影响。

(2)说明表格中秸秆焚烧火点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3)除焚烧以外,秸秆的利用方式还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数字国土”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认为,“数字国土”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球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

(1)下图为冬小麦各生长阶段的波谱特性示意图,通过分析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国土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3)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国土的相关技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