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的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流水携...

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的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流水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右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终碛堤堆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A. 大小均匀

B. 层状结构

C. 棱角明显

D. 磨圆度好

2.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A. 流水堆积、流水侵蚀、冰川侵蚀、冰川堆积

B. 冰川堆积、冰川侵蚀、流水侵蚀、流水堆积

C. 冰川侵蚀、冰川堆积、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D. 冰川侵蚀、冰川堆积、流水侵蚀、流水堆积

 

1.C 2.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冰川作用。要结合题中所给概念,及冰川作用来分析,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冰川侵蚀山体并搬运到山下,冰川融化,所携带物质堆积形成的,没有磨圆过程,无分选性,是杂乱无章,棱角分明的。而冰水扇的形成要由冰碛堤形成开始,所以其过程是冰川侵蚀-冰川搬运-冰川堆积-流水侵蚀-搬运-流水堆积。 1.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冰川受重力作用由高向低处运动,当流动到山下时,对沿途山体进行侵蚀;随着温度上升,前端冰川融化,其所携带的物质应在山下堆积下来,形成终碛堤,是杂乱无章,棱角分明的。选D正确。 2.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即是先有冰川侵蚀,再经冰川搬运,冰川堆积形成冰碛堤;冰川融化,冰水搬运,流水侵蚀破坏终碛堤,在下游较低的地方堆积形成冰水扇。选D正确。 【点晴】要结合题中所给概念,及冰川作用来分析。冰川作用是外力作用,有冰川侵蚀、冰川堆积、冰川搬运。冰川是固态物质,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时,对山体进行侵蚀,同时搬运侵蚀的产物,后在冰川前端堆积,即形成冰碛堤。冰水扇的形成是在冰碛堤的基础上,冰川融水形成水流,流水再次侵蚀冰碛堤,并向下继续搬运,后流速减缓,在山下重新堆积的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我国某地沙山的分布及沙山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的主导风向为

A. 西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北风    D. 东南风

2.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为

A. 迎风坡——由大到小背风坡——由小到大    B. 迎风坡——由大到小背风坡——由大到小

C. 迎风坡——由小到大背风坡——由小到大    D. 迎风坡——由小到大背风坡——由大到小

 

查看答案

读我国汾河谷地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甲处地形区的成因是

A. 地层陷落,河流侵蚀    B. 地壳下沉,泥沙堆积

C. 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D. 土层疏松,河流侵蚀

2.图示区域广泛发育的地貌是

A. 雅丹地貌    B. 丹霞地貌    C. 沟壑地貌    D. 喀斯特地貌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沙金是指产于河流底层或低洼地带,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若该河段有沙金,则下列地点最有可能淘到沙金的是(    )

A.     B.     C.     D.

2.港口适合建在(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地质构造及地貌的成因是(    )

A. 背斜,顶部岩层下降,凹陷成谷地

B. 背斜,顶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C. 向斜,槽部岩层下弯,凹陷成谷地

D.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形成谷地

2.关于图示地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地后期以外力作用为主

B. 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 乙处是明显的地垒构造

D. 丙地最适合建造隧道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 “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 ∠1=∠2=2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 22°    B. 44°    C. 11°    D. 68°

2.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B. 尼罗河水泛滥

C. 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D. 北极考察的好时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