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竟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

“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竟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这是《水经注》中关于“河水”的一条描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文中“令河不通利”的原因是

A. 流经干早半干早区,水量少    B. 引水灌溉,流量减小,泥沙淤积

C. 筑坝蓄水,阻塞河道    D. 灌溉时将过滤的泥沙留在河中

2.“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三月”出现河水决堤的原因是

A. 高山冰川融水量大    B. 泥沙沉积,水流不畅

C. 冰凌消融,阻塞河道    D. 正值雨季,降水量大

 

1.B 2.C 【解析】 1.由材料“民竟引河溉田”即大量引水灌溉,导致河流水量急剧减少;又结合材料一石水,六斗泥,河流含沙量大;水量减少以及泥沙沉积河道,水深不足,导致河道通航不利,选B。 2.由材料“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农历三月,我国春季,雨季未到;冰川融水量大是夏季高温时;泥沙沉积,水流不畅主要在秋季;春季气温回升快,冰凌消融,形成春汛,流冰阻塞河道,导致河水决堤,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珲春市地处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交界处,虽有“只见海鷗不见海”的遣憾,但它离朝鲜罗津港和扎鲁比诺港不足100公里,这让“借港出海每”、“内贸外运”成为当地发晨物流经济的重要手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珲春的自然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平原为主,黑土深厚    B. 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雪较少

C. 季风气候显著,台风旱涝频繁    D. 位于长白山上,海拔高,终年寒冷

2.据图猜测,目前通过珲春“借港出海”运输的货物中,运量最大的是

A. 粮食    B. 牛肉    C. 蔬菜    D. 铁矿石

3.开通中国珲春一俄罗斯扎鲁比诺一韩国釜山铁海联运航线是吉林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路”战略的重要举措,珲春作为吉林省“蓝海梦”的出口,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是

A. 东北亚海产品加工中转港    B. 东北虎野生生态保护基地

C. 东北亚木材矿产资源出口港    D. 东北亚铁路一海运交通枢组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查看答案

读“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供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曲线表示世界可耕地总面积变化的是________,表示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耕地面积变化的是________,表示生产水平提高后所需耕地面积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2)图中A点的含义是________。   

(3)欲使土地开始匮乏的时间延至B或C点,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4)分析此图,说明研究环境人口容量有何意义?________。

 

查看答案

分析数据,了解国情。人口状况是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如图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总量变化明显,2010年比1953年增长了225.4%

B.与1990—2000年相比较,2000—2010年人口净增量上升

C.1964年0—14岁人口数量多于1982年0—14岁人口数量

D.2010年15—64岁人口数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全国人口数量

(2)从人口结构柱状图可以看出,自1964年以来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呈________趋势,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呈________趋势。   

(3)1964年以来,我国人口总量的变化使得人均耕地面积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