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说明20℃等温线西半段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说明20℃等温线西半段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析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3)试说明PQ两地的气候差别及原因。

(4)Q城市所在国家修建连接PQ两城市之间的铁路(南美大陆桥),铁路修建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5)乙河上的伊泰普水电站发电装机容量不如中国的三峡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几年来发电量都超过三峡水电站,简析其原因?

 

(1)西半段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由于西侧海洋为秘鲁寒流经过地区,温度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2)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经营;距海港近,利于商品经营 (3)P点是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多雨。由于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年降水丰富。而Q点地处大陆东岸,形成亚热带湿润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4)要通过高大的安第斯山,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差大(地势起伏大) (5)长江流量季节变化大,而三峡水电站以防洪为核心效益,不能连续满负荷发电;伊泰普水电站以发电为核心效益,满负荷发电时间长,英国,英国,美国,工业化 (2)20万以下,20—50万(3)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 【解析】(1)读图可知,西半段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说明此地气温较低,主要分析造成水温低的原因,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西侧海洋为秘鲁寒流经过地区,温度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2)甲地是大牧场放牧业,结合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 (3)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P点是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多雨。Q点地形成亚热带湿润气候。根据大气环流和地形分析气候的成因。 (4)要通过高大的安第斯山,从地形和地质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5)发电量除与装机容量有关,还与持续发电的时间有关系,根据两个地区的降水条件,河流流量的变化,分析满负荷发电时间长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前半叶,图示甲地区制造业曾兴旺发达,一度成为美国经济的产业中心,涌现了底特律、匹兹堡、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大批工业城市。20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人们形象地把该地区称为“冰雪带”、“锈蚀带”。 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历了艰苦的产业转型后,“锈带复兴”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

(1)读上图,甲是    工业区,乙是      工业区。甲地区曾经是美国的制造业中心,其区位优势是水资源及      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城市众多、市场广大。

(2)20世纪中后期,甲地区工厂大量向西南部迁移。该次产业转移对甲地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甲、乙两地的“复兴”采取了哪些共同的措施?

 

查看答案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各题。

1.[2014·安徽高考]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季风    D. 海陆位置

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 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 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查看答案

下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 水资源丰富    B. 矿产资源丰富

C. 劳动力丰富    D. 高科技力量雄厚

2.鞍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

①设备老化,技术落后 ②环境污染严重③第三产业比重提高④世界性钢铁过剩,利润空间狭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A. 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C. 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 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2.要对丙地区土地利用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    B. RS    C. GIS    D. 实地勘测

3.在无林地区20 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说明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 美化环境    B. 净化空气    C. 保持水土    D. 含蓄水源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一艘轮船航行至A处附近时恰好日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9:00,则A点的昼长大约

A. 11时20分    B. 10时20分

C. 12时20分    D. 12时

2.图中山脉走向大体为

A. 西北——东南    B. 东西

C. 南北    D. 东北——西南

3.依据板块构造理论,该山的高度将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难以判断

4.若轮船沿该大洲西海岸并顺图示洋流航行,船员沿途可观赏到哪些自然植被

A. 热带雨林带、 热带沙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热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

5.这些景观的变化体现出什么规律

A. 体现以热量为基础的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体现以水分为基础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体现以热量为基础的从山脚向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体现以水分为基础的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